第285章 木制引信炸弹
此人正是匠作局火炮司司长王又安,周大海的师兄,赵士桢的传人。
他当年和周大海被丁毅一起召过来,他主要负责和葡萄人鲁末略一起造炮,他精通神器谱,会造各种火器,百人敌和万人敌也是他率先研究出来的。
“丁大人,我们讨论过,这个应该不是很难,因为他原理和百人敌差不多,点燃之后,有一定时间再爆炸。”
“关键是如何点燃,如何控制时间。”
“是否可以在上装引信?”丁毅问。
因为万人敌和百人敌都是靠引信点燃的。
“可以的,丁大人,其实咱们明朝也有这样的炮弹,叫开花弹。”王又安道。
原来明朝时,已经有过所谓开花弹。
但那时制造工艺太落后,所以火炮发射的时候非常危险。
他们发射时要先点燃“开花弹”上的引信,把开花弹放进炮管里面时引信朝前,然后再迅速点燃火炮上面的发射药引信。
那时候的炮管直径要比炮弹直径大,发射药被引爆后,会从“开花弹”和炮管之间的缝隙里面喷出来,极容易引燃“开花弹”暴露在外面的引信,导致提前爆炸。而且当时的铸造工艺不能一次性生产炮弹全壳,要一半一半的生产然后拼凑起来,这种壳子很脆弱,很容易被发射药爆燃时摧毁,再者除了危险外,即使成功发射出去威力也很小~,所以“开花弹”在那时候一直流行不起来,然后就慢慢被弃用了。
“所以一是解决炮弹壳牢固的问题,二是解决发射药引燃引信的问题,应该是可以的,给我们点时间。”
王又安代表火炮司表态,需要时间。
丁毅虽然是军校生,但也没研究过这个,他仔细回忆,依稀记得好像历史上有种什么炮弹,就是这样发展起来了。
“让我想想--”丁毅站起身,在会议室里走来走去。
这可不是他前世看到的历史,而是看一本网络小说里主角写到的。
时间有点久,一时想不起来。
他走来走去,再想想百人敌的样子,终于,一拍脑袋。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那个叫木管引信炮弹---”
居然什么样,他当然记不起来,只记得是用木管插进炮弹里,引信才插进木管里,只露一点点头。
他还记得炮弹底部好像要用木托固定,但怎么弄的,完全不清楚。
他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现场坐的全是专家,大概说了下后,众人似懂非懂。
会议散开后,火炮司专门组织了十名工匠,负责这件事。
时间转眼到了四月。
此时丁毅治下人口达到十二万,囤田达到十三万。(原计划是到六月份完成十三万,提前了两个月。)
同一时间,登州兵变打的热火朝天,兵部侍朗刘宇烈调援兵两万五千人平叛,京城还送来红夷大炮六门。
但刘宇烈等将领不谙军事,军纪不明,人马杂揉,那里打的过身经百战的孔有德。
叛军先烧了官军的辎重,再称乱涌上,官军又是大败,只有几百人逃回莱州。
红夷大炮也被叛军夺走,叛军拿炮打官军,山东巡抚徐从治于四月十六日中炮身亡。
六月刘重庆与王万象疏请调关外精锐平叛,九日,下旨调山海关辽东夷汉精锐四千八百人,号称一万,入关。
双方对峙到七月,孔有德再次用诈降之计讲招安,登莱巡抚谢琏与莱州知府朱万年信以为真,出城招安,朱万年被杀,谢琏被抓走。
这下朝庭和崇祯大怒,终于决心彻底剿灭这股叛军,不再谈判。
七月,丁毅治下人口达到十三万五千,夏种十三万亩,人口与田地首次持平,同月征新兵五千,新成立12营,16营,这让他的兵马,达到一万九千。
宣布征兵后没两天,李忠义和王又安请他去观看新造的木制引信炮弹。
丁毅听了大喜,这才几个月就有了?
到了现场后,王又安给了他一个炮弹,向他解释。
他们根据丁毅所说的,采用锥形信管插入炮弹内部,炮弹和百人敌差不多,包表是薄铁里面是火药和铁钉,还有火油,然后引信插入木制信管中,露出一点头。
为了试验炮弹外表的铁皮厚度,火炮打试射了上百炮,炸了三门炮,最后炮弹铁皮薄度定为大概现代二毫米左右为最适合。
太厚了,爆炸开后,没什么威力,太薄了,还没出膛可能先炸。
木管引信基本构造:木管的两头都是木头,中间一大段是空心的,里面放上燃烧速度很稳定的药埝。
《原历史上的木管引信炮弹,会在木管上面提前标好刻度,在发射时炮兵会根据距离的远近估算炮弹飞行的时间,然后在对应刻度上挖出一个孔(能够接触炮弹内部的火药),再然后把木管引信插入炮弹内。
木管上面的刻度是根据炮弹发射距离来标刻的,都是经过大量实验汇总计算出来的。打个比方:燃烧一根香的时间内,你能跑十公里;那么炮弹要飞五公里,就用半根香;2.5公里就是四分之段香,就这样提前在木管上标好刻度,所以能控制炮弹在设定的距离中及时爆炸。》
但现在丁毅不懂这个,工匠们更不知道,所以他们的炮弹没有刻度标记。
至于炮弹下面有木头,开始工匠们都很奇怪,也没打算装,结果发现,这样打出去的炮很不准(打不准,因为重心不同了,他不是原本圆滚滚的炮弹,上面有露出多余的部分,影响重心。)
射程也很近,(射程近是因为这空心炮弹的厚很薄,承受不住大量发射药爆燃后的压力,所以开花弹需要用低膛压的火炮,那自然打的近)。
听到这里,丁毅恍然大悟,炮弹下面有木头,这不就是和现代炮弹一样的形状,也是将来进一步炮弹的发展方向。
王又安他们通过几个月的试验,一步步改近,按丁毅所说以圆柱体木托托住炮弹,这样就可以用圆柱体代替炮弹,承受大量发射药爆燃后的压力。
而且“木托炮弹”发射出去后,前头重后头轻,类似于羽毛球,使得弹道更加精确,重心很稳,射程居然还更远了。
并且在在发射木托“炮弹”时,不用提前点燃炮弹,直接点燃火炮发射药的引信就行,发射药爆燃后一部分会从炮弹和炮管之间的缝隙喷出来直接引燃“炮弹”的引信,然后发射出去。
丁毅听完后狂喜,历史上原本十八世纪才出现的木制引信爆炸炸弹,提前在他的工匠手上产生了。
这种会爆炸的炸弹,眼下因为火炸和火炮技术的原因,对步兵的伤害还不算太大,不像后世一炮下去,可以炸几十平方。
但他运用在战船上,打到木制的战船,那伤害肯定比较大。
“但是,丁大人。”王又安这时又道:“现在还有一个技术没攻破,就是爆炸率比较低,且不能准确计算时间爆炸。”
时间不能控制,是因为丁毅和工匠们都没想到刻度的问题。
而爆炸率低,主要还是炮弹外壳不够完整,以现在的技术是用两个半球合并而成,打到目标后,容易瞬息裂开,那下面可能就无法爆炸,或爆炸效果比较差。
用工匠们的话来说,这炮弹眼下是看脸的。
匠作局制成之后,对各种目标打了五十发,结果爆炸率在十发左右,大概是五分之一。
而且为了保证打中目标后再爆,而不是提前在半空爆,所以引信都特别长,通常是打中目标后,要等一会,和手雷似的,才会爆炸。
要是打近了,有时能等五六秒,甚至十几秒才会爆。
眼下他们没有想到刻度问题,所以延迟爆炸是暂时没法克服。
下一步就是改进炮弹外壳,最好是通体圆形,不是拼接,然后把火药注入进去。
但没有铁钉等物,而且注入的火药肯定达不到拼接的效果理想。
丁毅喜道:“没事没事,你们慢慢研究,赶紧先生产一些这种炮弹,嗯。”
他想了想,最终决定,这炮弹眼下不能露出去,以后金的匠作局规模,让他们学到,可不得了。
这炮弹他准备用在战船上先,陆战的话,等炮弹爆炸成功率再高点,能控制爆炸时间,落地就炸,才能运用。
他示意匠作局可以按丁毅水师火炮口径来制作相关炮弹,但不外泻,先储存一批,不能泻露。
所有人都点头称是。
而且丁毅如果用来打船,可以不需要铁钉,只要火药和火油。
众人一一答应。
就在丁毅和匠作局讨论这件事时,朝庭的圣旨突然到了旅顺。
急调旅顺兵马四千皮岛兵马四千,去登州和辽东军等部一起剿灭叛军。
这次丁毅没有犹豫,等了很久,终于等到现在。
旅顺军从今天起,正式要跨出旅顺,走向大明的其他国土。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