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裁撤风波
那便是李世民让裴寂主持的削藩事宜。
纵览历史,无论哪个时候,都是赏赐容易,收回难,而在李渊建立大唐的过程当中,为了拉拢各方势力,李渊也是毫不吝啬,大肆封赏。
比如武则天父亲武士彠(yue),武士彠立功之后,他的兄弟子侄都封了官。
武家的情况就是大唐初年的缩影,彻底贯彻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就造成了武德年间十羊九牧的情况。
可如今,大唐内忧外患,再如此内耗,人浮于事,如何强国?如何兴民?
这就是为什么要建设政法学院。
但其实政法学院中如今学习的人,不少人是天策府旧人,还有一些是家族势力没那么背景深厚的人。
真正的那些身居高位,尸位素餐的人,还未对其真正动手。
为了让这群尸位素餐的人心服口服,那只有一个办法,以身作则,拿家里人开刀。
所以李世民以越州王李天保为突破口,重整宗人府,编写皇家管理条例,并着手裁撤几十个无丝毫寸功的郡王。
这些郡王皆是大唐太祖景皇帝(追封)的曾孙,即是李世民的堂兄弟。
当初李渊倒是大方,只要是李氏家族的男子到十五岁,皆封郡王。
如今这些无寸功的郡王,在国家身体上吸血抽脂,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可忍不了,拥有现代灵魂的李世民更忍不了。
所以拿他们开刀,一点都没有问题。
以此契机,侧面告诉那些准备裁撤官员的家属:“就算是朕的皇亲国戚,无功劳也会裁撤,天家尚且如此,尔等还想抱怨吗?”
当然了,裁撤郡王哪有那么好裁撤,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就连内阁中也不乏反对者,比如最大阻力首宰裴寂。
他可是老顽固,要不是之前李世民和李长河联手做局,将其拉下马,或许,此时裁撤郡王将更难。
这不,裁撤郡王的事情刚提上议事日程,朝局就动荡不安。
被裁撤的郡王们纷纷上书表示反对,是啊,一下子动了几十个郡王的蛋糕,这要是能同意,那才是见了鬼。
为了反对削藩,这些郡王上书阐释的原因还真充分,以汉景帝削藩为例,表示:削藩动摇国家根基,引发国家动荡,导致七国之乱。
这其中,这些郡王中有一个主心骨,那就是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
他有五个儿子,都被封为郡王,如今皆要撤销,这李神通当然不愿意,所以在朝堂之上率先反对。
但李神通也是嘴上王者,实际并没有什么出格行动,但其他郡王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其中,长乐王李幼良已开始偷偷准备谋反。
就在九月十日,李世民前往国子监参加开学典礼时,就已经暗地里勾结兵力,准备逼宫。
但结果自然是失败,还未出府就已经被全部控制。
对于削藩,李世民准备的很充分,说出削藩的话时,就已经偷偷去监控这些郡王,就怕他们以武抗命。
李幼良结局可以预见,所有功劳爵位全部收回,本人被毒酒赐死,家中亲眷本该连坐处死,但被李世民赦免,但也贬为平民,没收财产。
可即便如此的杀一儆百,郡王们的抵抗还是没有停歇。
仅仅不到五天,义安王李孝常便成为新的领头,但他不是想谋反,而是想直接再来一场玄武门之变,迎回太上皇李渊。
其实李孝常的功劳很大,
李世民根本不会裁撤他,毕竟当年李唐建立前,他献上了永丰仓的财富,才使李唐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所以他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又太聪明了,聪明到自负。
他担心躲过了这场裁撤,躲不过下一场裁撤。
他自诩天衣无缝,但其实府中早已有间谍埋伏,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抓住。
李世民是个心软的人,本想着让他和李幼良一般,毒酒赐死。
但这时候李长河不同意了,之前处理李幼良是暗中处理,算是给这些郡王一些面子,但现在,他们这是给脸不要脸,那就杀鸡儆猴。
九月十八日,这一天霜降,似乎预示了什么。
李世民请所有在长安的郡王皇室和主要大臣吃饭,席间气氛非常好,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酒过三巡,“正菜”上桌。
李世民端起酒杯,感叹建国之艰难,民生之多艰,外敌之凶蛮,表示再不处理,就要亡国灭种。
说到这,李世民当场下罪己诏,惊呆一众人。
随后更震惊话从李世民口中说出。
“朕为大唐皇帝,深知君为舟,万民为水,朕只是为万民管理这个天下,怎能索取过多?”
“朕决定,自减皇室用度,皇帝之田产与万民同样,交税如一。”
此话一出,内阁众人脸色一变,他们没有想到皇帝在没有提前告知他们的情况下,突然就发布了如此一个重大决定。
但他们更不知道的是,接下来李世民的话,更是震晕了他们。
“朕决定,分割皇室与国家间的财权,以后每年用度,朝廷提前规划好支出用度,以为定制!”
“不可,圣上!”魏征率先站出来反对。
“圣上乃为天子,当有四海威仪,如此方可顺礼,如今国家虽困苦,但也不能如此!”
李世民随即斥责:“魏征,朕告诉你,以前不管,但是现在,时代变了,规矩也要变,这天下太苦了,朕为一国之君,应以身作则。”
“还有,不是有很多人说朕裁撤郡王不好,今日,朕先裁撤自己,让尔等看看朕的决心!”
“还有,不要以为尔等背后干的事情朕不知道,朕虽大度,但在国家大事上,不要想让我给你们留情面,告诉你们,以后,天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皇室有人犯罪,同样大唐律也要惩处。”
“不信就试试,哪怕是朕的孩子,以后若是犯了罪,朕照样将他打入大牢,生死不论。”
“所以,在裁撤郡王这件事上,朕告诉你们,此为国事,为国为民,无论是谁,胆敢阻止,就别怪朕不客气!”
一席话说完,众人噤若寒蝉,不少人背部湿透,心中凛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