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蓂荚将荣
次日,到了可以放牌时,冯过夹在第一批五十人中出了贡院。
还是外面的空气清新,人似精神了许多。这三天,可真是折磨啊,饶是他勤锻炼,也感觉有些吃不消,更甭提那些个书虫了。
需知道,考生进入号房,第一件可不是考试,而是赶紧干活,给棚子上钉上黄油布,防雨用的。这个活必须是自己来干的,号军是不管你的。你如果体力不好,平时就手无缚鸡之力,钉个布会耗费很多的体力,对考试很不利。当然,你也可以不订,但如果考试时下雨,只能算你倒霉。钉好了雨蓬,下一步,赶紧睡觉,保存好体力。
不然到了第二天,你就没精力考试了。
最让人讨厌的,是贡院的门楼上没完没了的鼓角声,有人在上面喊“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扯淡到没边,这不是打扰考生休息吗。号房毕竟不是在家里或旅店,晚上根本无法保证良好的睡眠。好容易窝了一夜,早上醒来,个个无精打采。但为了荣华富贵,再苦也得熬着。
有的睡过头了,号军会冲着你喊:“相公起来,题目纸来了。”大家赶紧做好准备,毕恭毕敬的迎接考卷。
三天考一场,三天之内你别想走出这个小号房,吃喝拉撒睡,臭气薰天。这么长时间的作战,没有好的体力,是根本吃不消的。
如果你虽然满腹经纶,但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娇弱无力,是不行的。而且,有时会起风沙,吹的考棚里昏天黑地,考生蓬头垢面,跟个小鬼似的。天气凉爽些还好些,就怕是秋老虎,热的大汗淋漓,再加上风沙,连人模样都快没了。
想得到荣华富贵,哪有这么容易的。即使你受了这些洋罪,到头来能考中,也只是少数人。所以,要想成功,天赋、努力、体力、耐心、运气,都是不能少的。
沈致信见到冯过,快步过来拿,要去接考篮。
冯过避开,笑道:“三舅,我可没那么金贵,哪敢让你来背。”
沈致信见快高出一个头的外甥信心满满,想着定是考的不错,呵呵的笑了声,也不再坚持:“回吧,弄了些你喜欢吃的膳食,这两天该饿坏了。”
这三舅啊……冯过心下略微唏嘘,左溪沈氏出了位沈致和后便显得后继乏力,仅沈开恒中了秀才,除此再无读书种子,这便是文化底蕴不足啊,冯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动力与希望。譬如,在某个一向落后的体育项目,忽然窜出了位世界冠军或在本领域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定必会带动这个项目的蓬勃发展,说不定便会涌现出一批可造之材。
当然,不管在哪个行业,想做好,需要天赋。
成功,靠的是三分天赋和七成努力,此乃世人共认。但总有不少人说——天赋高一个人干什么要比别人成功率高,这是事实,这不是主要的,天赋高如果被这个人有效利用,确实是走向成功砝码,这个人不会用,再高天赋也等于零,很多天赋高的人一生也默默无闻,并没有惊天动地,反而那些天赋不高的人成绩斐然,历史上很多名人也有很多天赋不高的人,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只要人不偷懒,铁棒都能磨成针,没什么干不成功的。并就此举例证明。
这不是抬杠吗?
天赋是成功的基础,努力是成功的助推器。天赋没有办法改变。很多人天赋就是比较高,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就是强。这是天生的,没办法改变。上学的时候,经常遇到学霸,人家听一遍就能理解的知识,有的人却需要理解好几次。人家轻轻松松解出来的题,一般人彻夜通宵都未必解得出。这些人稍加努力,便会创造出很多成绩。而一般人即便再努力,也是在原地打转,无法前进。
天赋是先天赋予的,努力是后天坚持的,放在一起原就不合理。把有天赋的人与努力的人作类比,这对后者太不公平。
相信天赋所带来的力量,也相信努力所带来的改变,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汗水,才能将自身打造得更加完善。人就像是一块顽石,有的顽石是天然的翡翠,当然可以雕琢出晶莹剔透的作品;大多数顽石都是普通的材质,但在米开朗琪罗的手中,也能成为绝佳的雕塑品。
沈致信够努力,但委实没有读书的天赋,长痛不如短痛,虽然以沈家的财力,即便他一直考到白发苍苍也能供奉,但又何必呢?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并非只有读书这一条道。
抉择自是痛苦的,毕竟“士”才是社会的金字塔尖那一小撮,但在当事人强烈表示不再读书后,经过多般计较,沈家终是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话说沈致信的脾性很是忠厚憨直,总给人逆来顺受的软弱无能感,能在这件事上坚持不退,足见其是下了多大的决心。
在冯过看来,三舅也确是与科举无缘,与其继续熬下去受折磨,还不如早点脱身另谋他算。但他没想到的是,三舅居然会成为自己的……“管家”?这也太突兀了呀。
但细想下来,他也不得不佩服沈家这步棋下的妙,压宝在他身上,收益定是能远胜投入的……吧?他苦笑,即便认定自己有大成就,但让三舅与自己绑到一起,压力山大呀。或许,沈家原就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让三舅跟着自己,就不至于便宜了别人。
还别说,沈致信没读书的天赋,照顾人真有一套。这一路过来,他每每都第一时间安排好吃食住行,且不曾落下容易疏漏的细节。
对冯过这位外甥,沈致信有羡慕欣慰但绝非嫉妒,能服伺照顾冯过,毫无心理负担——舅舅对外甥好,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回到族里在金陵城置办的房产,冯过坚持着洗浴罢,上床便睡,直到晚膳方被唤醒。
晚上自是不可能出去游玩的,次日凌晨还得进贡院考第二场呢。即便他想外出,也过不得沈致信这一关,舅舅管外甥,不也是天经地义的么?
这处院子离贡院不远,难得的是环境幽静,布置简朴,古色古香,取了个闹中取静之意。院子很大,还有前、后院,足以安置下此行廿余人。
冯氏大部分产业皆由冯去疾在打理,经过这些年的经营打理,已然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不得不说,冯六爷确是商业奇才,对冯过这侄儿也是真的好,这处院子便是他让人精心布置的。小七在科举上捷报频传是一方面,于冯去疾而言,解除常平仓危机一事上,全族都得感谢七郎。
看看甘家,庞然大物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荣华富贵说没就没了,勉强保了个家破人不亡。若非冯过及时示警,冯家现在指不定在哪个犄角旮旯窝着呢。
不过,此事极为敏感微妙,保密都来不及,怎可大肆宣传?是以只有族里几位大人物知晓,大部分人是不晓得冯过乃是救族人于水火、挽大厦之将倾的恩人、功臣的。否则,冯礼唐会发话有关于七郎之事尽开绿灯且任由冯居庸抽调一队好手一路护卫冯过进京赶考?
资南嘉等也未来“打扰”,并非是男女之间有大防、古礼不可逾越,在上饶时便多有往来了,可没那么多讲究,只是她们不欲影响冯过备考。
一夜无话,十一日一大早,冯过几人打着呵欠顶着熊猫眼再踏征程,雄赳赳气昂昂,斗志昂扬,踔厉奋发,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咳,须大笑而回,旌旗招展,捷报连连。
依然是排队等待搜检,经过一番身心折磨后入场,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哦,不,号军换了,这是为了避免号军与考生串通舞弊。
第二场考的与乡试类同,心理压力小了许多,科举重首场嘛。但也有自觉首场没发挥好的考生想在二场表现优异给自己加加分。
十三日出场,稍作调整,十四日再考第三场。
九天六夜,如此高强度的“赛程”让考生们苦不堪言,考完便病倒了好些人。好在此次会试顺顺当当的结束了,既没有考生在贡院出意外,也没有爆发舞弊案。
真宗朝时,南直来乡试主考官方猷、钱开宗收受了大量的贿赂,首场开考的题目是《论语》中的“贫而无谄”,录取的举人有一百二十余名,都是向他们行贿打通关节之徒。发榜后,金陵城里就有无头诗流传开来。诗中说:
孔方主试合钱神,题目先论富与贫。金陵自古称金穴,白下如今中白丁。
“孔方”就是俗语里所说的“孔方兄”,也就是铜钱的代称,这里暗指方、钱两位主考官;“白下”,是南京的古称,“白丁”就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这首诗的意思是讽刺南京考场的题目虽然是堂而皇之的“贫而无谄”,但考官却只认钱,只要有钱,连文盲也可以中举。有人还在贡院的大门上将题额的“贡院“两个大字中间的“贡”字中间加了一个“四”字,把“院”字的偏旁用纸贴上。这样“贡院”两字就变成了“贇完”。书坊间还流传着关于此次考试舞弊的传奇。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好不热闹。案件查实之后,方、钱及其他二十多位考官全部被处绞刑,他们的家属也充军边疆。
此次“丁酉科场案”,因为处置严厉,全国震动。由于此次事件打击了科举考试中的**现象和**势力,受到了广大士子们的欢迎。故事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当时有江南书商刊刻《万金记》描述此事。所谓“万金”,就是“方”字去点,“钱”字去边,暗指南京事件中贪赃枉法的两位主考官。
此后,主考官们莫不谨小慎微,唯恐惹上“舞弊”一事。
有些钱,拿不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