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招降不成必缠斗,最硬死忠卫文昇
杨玄感错误判断了东都的形势。
在他的计划中,已经预设了东都君臣离心,无有守志,当自己大军一到,自然会开城奉迎,即使是稍作抵抗,恐怕也更多是象征性。
但如今,东都的守军竟然真刀真枪和自己开干,以洛阳城之坚,守备之完善,自己已被拖入持久战的泥潭。
局势已不在杨玄感的控制之下。
不过,从表面上看,杨玄感的牌面,却春光大好。
他麾下人才济济,已经足以组成一个小朝廷了。
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在极短时间内,迫于他的兵势和声威,投降他的达官贵人子弟数量和质量,让人目瞪口呆,
例如隋朝中央的核心官员,韩擒虎、杨雄、来护儿、虞世基等人的儿子都在杨玄感麾下效力,至于次一级官员的儿子,那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可以说,只要杨玄感能占据东都洛阳,有一个可靠的基地,立住脚,稳定局面,那么,杨广的天下,就会摇摇欲坠。
可惜,杨玄感并非真龙天子。
所以,当杨玄感命令俘获的韦福嗣作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招降文书,投给洛阳城内的樊子盖时,如泥牛入海,了无回音。
韦福嗣是韦洸的兄子,出自当世第一等豪门京兆韦氏,杨玄感知人善任,让他主掌文翰。
韦福嗣虽然首鼠二端,在杨广和杨玄感之间观望,但这封招降樊子盖的文书,却展露了他确有几分真功夫。
他在文书中先写明杨玄感以天下为己任,“(杨)玄感世荷国恩,位居上将,先公(杨素)奉遗诏曰:‘好子孙为我辅弼之,恶子孙为我屏黜之。’所以上禀先旨,下顺民心,废此荒淫,更立明哲。”
接着,开始招纳樊子盖,劝他审时度势,顺天应人。
“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公独守孤城,势何支久!愿以黔黎在念,社稷为心,勿拘小节,自贻伊戚。谁谓国家一旦至此,执笔潸泫,言无所惧。”
这些文字其实并无夸大之处,并且在情在理,字字攻心,句句实锤。
如果碰上刚到东都时的樊子盖,或许杨玄感真能兵不血刃,接收东都洛阳。
只是,杨玄感来得太晚了。
现在的东都,已是铁板一块,樊子盖将要凭此建立其不朽的功勋。
他知道杨玄感最大的弱点是缺少时间,只要能拖住杨玄感,就必然让杨玄感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在东北方向,杨广的大军星夜兼程赶来。
东边,来护儿的水军也自动回归勤王。
西边关中之地,京城长安,卫文昇的援军也鼓行而至。
他知道杨玄感虽然现在势如破竹,气势如虹,但这将是他最后也是最好的高光日子。
于是,樊子盖置之不理。
杨玄感的好日子慢慢到头了。
西边征尘四起,卫文昇踏马而来。
隋朝毕竟是天下正朔,忠臣义士所在多有,并且,当初实行二京制,本来就存有互相支援,互为表里,双互相制衡的内涵。
所以,当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到京城大兴,留守卫文昇展示了他作为老臣和身居重臣的忠诚。
他立即率领四万精兵,星夜兼程,救援东都。
为了显示他义无反顾的决心,在经过华阴杨素之墓时,卫文昇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动作,他发掘了杨素的墓,并且将杨素的尸骸挫骨扬灰。
杀父之仇属于不共戴天之仇,终其一生一世,甚至子孙后代,都要报此奇耻大辱。
将杨素挫骨扬灰,这比直接杀了杨玄感的父亲,更加让人不可接受。
这个深仇大恨,卫文昇是结下了。
这也表明,他此次出关救援东都,就没有想过活着回来,主帅有必死之心,士卒自然也是战斗力爆棚。
只是,卫文昇根本就不是杨玄感的对手。
虽然卫文昇看不上杨玄感,认为他成不了事,甚至在出崤、渑道时,根本就不怕杨玄感埋有伏兵,而是大张旗鼓,大摇大摆地列队直趋洛阳城北。
但杨玄感或者不是一流的战略家,他他却实在是超一流的战将。
就连自视甚高的李密都心悦诚服地说:“若决机二阵之间,喑呜咄嗟,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俊贤,各申其用,公不如密。”
杨玄感也大笑认可,这既是对李密的肯定,也是对于自己武力的自信。
现在,卫文昇终于领略了被一代枭雄李密推崇的杨玄感的勇武,那是不可一世,气吞万里的无敌战将。
卫文昇以二万人马渡过瀍、洛二水进击杨玄感。
杨玄感立即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他抓住卫文昇自恃亲率关中精锐,看不起自己临时组织的乌合之众,急于和自己决战的心理。
先假装失败,等其追兵过河之后,才掉转马头,迅猛冲击卫文昇。
杨玄感亲率精锐,展露出可怖的战力,他一举全歼卫文昇的先头部队。
卫文昇吃了一个大亏,但他还要吃更大的亏。
当卫文昇集合队伍时,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和杨玄感正面决战的机会。
但兵不厌诈,双方才一接触,杨玄感就放出一个烟雾弹,对着卫文昇的军队大声说道:“官军已获(杨)玄感矣。”
这迷惑住了卫文昇的军队,也让他们放松了战斗的意志,既然对方主将都已经被擒,那这仗也快要收工了。
正当他们精神懈怠,阵势散乱之际,杨玄感如天神般下凡,亲持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全身重甲,在敌军之中,几进几出,横冲直撞,直如天神下凡。
这种气势,考之历史,也只有一人可得媲美。
于是,一军之中都称其为当世项羽。
这当然是一种无上的荣誉,卫文昇在隋朝项羽杨玄感的强力攻击之下,阵形大溃,只得仓皇收集八千人马,退入北邙山,再整旗鼓。
杨玄感毕竟将门之后,除了本人神勇盖世之外,他也精通兵法,善于抚御下属,因而,其所统士卒,都愿意为其效死力。
于是,很短的时间,在屡次战斗胜利之后,杨玄感的军队就滚雪球一般,达到十万人的规模,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成就。
卫文昇也是老于战阵,他虽然屡败,但却志气不衰。
他以必死之心去决斗,就产生了惊人的力量,他竟然和杨玄感一日之中十次战斗,还未被彻底击垮。
卫文昇足够顽强,但隋朝项羽终是没有做皇帝的命。
天不绝隋朝,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竟然在此后的混战中,误中流矢而毙。
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杨玄感军队的气势稍稍为之消退。
更大的问题是,杨玄感要陷入多面作战的泥潭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