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养殖
一号屯田所原先是李家的一处庄园。
这里以前叫河源村,后来天灾**不断,李家多年蚕食,终于占有了这村子中所有的耕地,村民们也从自耕农变成了李家的佃户。
河源村也就成了李家的河源庄。
现在李家没了,河源庄也就成了河源屯。
河源屯内本来有百户人家,七百多口人。
赵谦将其中近半人口替换成了流民,住进了那些去开荒的佃户家中。
公平起见,住进屯子的流民,也要帮佃户们在开荒处搭建房屋。
赵谦大概看了看,流民与村民们相处的比较和谐,没发现没什么问题就赶往二号屯田所了。
二号屯田所在真定县南离滹沱河不远的一处山谷中,是一个纯开荒性质的屯田所。
山谷内有片平整土地适合耕种,以往不是没有人想来这里开荒,但这处地方野兽横行,凭一两家人实在是难以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
而现在赵谦来了,招募村民与流民,编排成屯,人多力量大,自然可以改林为耕。
在安排人员进山开荒之前,赵谦就作了许多安排,像什么耕具、口粮、衣物都有准备。
每个开荒屯根据开荒的土地大小,难易程度各自安排数量不一的开荒人员。
大屯有上百户人,小屯也有五六十户人。
本来赵谦是想将开荒所得土地划分为公有,没打算将土地所有权给开荒者的。
然后问题就来了,不给所有权他骗不来人,所以只好允诺开荒所得土地归开荒者个人所有。
所以赵谦同时又出台了一个规定:前期开荒难度极大,考虑到一家一户单独开荒过于困难,正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所以每个开荒屯中设一名屯长带领屯丁开荒,开荒期间采取工分制,每人每日劳动后可获取一定量的工分。
赵谦知道,记工分这种制度对屯丁的劳动积极性伤害极大。
但好在这里是东汉末年,封建时代,赵谦可以吃尽时代红利。
屯长负责分派并且监督众屯丁的工作,如果有偷奸耍滑,浑水摸鱼混工分的可以适当惩戒,多次犯事者则驱逐出屯。
而对于权力如此之大的屯长,赵谦也有反制措施:每个月派人巡查一次开荒屯,单独询问每个屯丁并抽问他们的家人,如果发现屯长作恶,则当场革除职务,另行发落。
屯长节制屯丁,巡查节制屯长,算是比较完善了,回头抓几只犯错的鸡杀了就更好了。
赵谦派发农具让屯丁开垦荒地的同时还将许多鸡鸭猪贷给屯丁,交由屯丁家眷喂养,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有事情要做,都不会闲着。
当然,这些牲畜不是白给的,有贷就要有还。
比如贷给屯丁一头猪仔,要么还肉八十斤,要么按市价还买猪钱一十八成,如果是母猪的话还得再加价。
赵谦只是大概的列了些条目出来,大部分的细则都是刘备关羽张飞和田丰简雍共同商议出来的。
毕竟对于农事,赵谦是一窍不通,很多东西都是道听途说,远不如草鞋贩子、绿豆贩子和土财主了解耕种。
像将牲畜贷予屯丁做饭就是刘备提出来的。
鸡鸭能下蛋,好生喂养的话能产不少蛋,拿去县中变卖换钱再买来粮食。
可以让屯丁们在收获粮食之前能赚些钱财换取粮食。
贷些牲畜予屯丁能缓解粮食压力。
而借贷还款的比例则是张飞和田丰一起制定的。
关羽制定了军备管理这方面的内容。
山林多野兽,所以每个屯发放长矛二十只,弓五张,箭一百,根据屯田所大小酌情增减武器数量。
而简雍,这家伙除了起身把刘备桌上的酒肉端到自己桌上之外,全程就没动过。
二号屯田所比较大,有一百来户,共计七百余人。
其中三分之二是来自真定各地的佃农,剩下三分之一才是流民。
赵谦为了避免手下屯田所混入别有用心之人聚众闹事,所以把来自一个村的佃农全部打散混入各个屯田所之中。
在赵谦的可以控制之下,大部分屯田所种流民和佃户的比例大概在二比一左右。
这样佃户们很难抱团闹事,流民们虽然团结但人少也不成气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