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鸭 > 大明提刑官 > 第4章 彭泽县衙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4章 彭泽县衙

小说:大明提刑官作者:缘雨如梦字数:1105字更新时间 : 2022-12-20 22:57:53
最新网址:wenxueya.cc

在陈家村的祖宗牌位背后,发现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

彭泽县令彭叔大,压根不敢耽搁,立马派人火速地通知了锦衣卫衙门,这件普通的民事刑事案件,已经转变成了谋逆造反大案。

这样的重大案件,显然已经不是他区区一个七品知县所可以管辖得了的,唯有火速的通知并转移给锦衣卫衙门才是正道。

这样一来,自己发现谋反大逆之徒,一桩泼天大功是跑不了的,到时候,甚至说不定自己的这个知县位置,还可以往上面挪一挪。

要么去个繁华的大县做知县,要么调入某个府衙,做个同知什么的。

一想到这,知县彭叔大一脸殷勤地拉着杨津正,连连声称他是一个福将,并说什么也要将他带回县衙,好好宴请一番。

在封建社会的这些小农经济社会,像江南这种水网交织的鱼米之乡,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富庶之地了。

只不过一路跟着彭泽知县走去,一路来却没有发现几户像样的大户人家。

眼下已是深秋已过,自己在府城考了举人之后,简单的回了一趟铅山县,还没来得及庆祝举人功名,便又开始忙碌的准备行囊和衣装,而接下来就开始了紧张的上京赶考之路,为了明年春天的礼部会试做准备,由于是在春天举行,这场考试又会被称为春闱。

一路跟随在知县彭叔大的官轿后,杨津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街道两旁,现在是明初,这个时候的地方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和发展上来。

两旁的民屋显得有些低矮和破败,就跟老照片里的晚清京城周边民房一样,显得那般凋敝破败,让人不忍多看。

彭泽县衙在张丹青的想象中,应该是高大威严的,可到真正走进了县衙面前,却让他有些大跌眼镜。

眼前的这个县衙,简直就像是刚刚受了灾的一样。

屋檐上的瓦片已经滑落在地,单薄的屋梁,也已经垮塌了将近一半,衙门口的石狮子,有一只都不知道被谁连夜给扛走了,剩下一只也是跌落在地,好像在撒泼打滚一样。

看了看县衙的大堂,垮塌的半边瓦片,几乎都可以让这个县衙大盘变成阴阳房了,坐在里面的县官真真正可以做到夜审阴,日审阳。

看着如此破败的县衙,杨津正忍不住开口说道:“彭大人为何不召集一些民壮,修缮一下县衙呢?”

彭叔大满脸郁闷的摇了摇头:“贤弟呀,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自古以来都有官不修衙的传统,地方官越是住在破烂的衙门里,给人印象,就会觉得越是清廉,再加上每任地方官,一般也只有3~5年的任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大家都不爱修缮县衙的习惯!

如你所见,如今县衙也就破败成了这个样子。唉,别提了,别提了,反正本官一般也不在这里升堂和办公,我在这附近买了一所宅子,你且随我来,今夜咱俩一定要好好的喝一杯,好好的庆祝一番,如今在陈家村破获了如此一桩大案!上头定然会有所嘉奖的!”

两人摆开了一张小圆桌之后,杨津正看得啧啧称奇,酒桌上的菜肴虽说不是很多,也只有七八个菜,确实显得十分精致,菜肴材料都是自己很少听说的。

各式山上的飞禽走兽,有些自己甚至都没见过什么样。

彭叔大一脸欣慰的给他倒上一杯酒,给他夹了一筷子鹿肉:“来来来,这鹿肉可是大补之物,贤弟且莫要客气,且随我好好痛饮一番!喝完酒后,我带小老弟前去见识一番,衙门里的一些差务,将来小老弟,你做官了,早晚用得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津正还没来得及问是怎么个事情?便听到外头院子里噼里啪啦的一阵响动。

伸着脖子便开始朝外头望去,夜色下的院子,院子里面闹出来的动静,让他直呼好家伙。

只见一众衙门里的衙役,一个个纷纷卷起胳膊上的袖子,朝着院子里栽的小树和石墙,开始狠狠踢去。

踢的时候还大有讲究,往往来个冲锋小跑,然后到了小树和墙面的时候,再狠狠踢出一脚。

在一旁看着的杨津正满脸疑惑,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72路谭腿的宗门所在。

而这些人踢完小树和石墙,直到踢得满身大汗,这才开始慢慢返回房间休息。

第2日一大早,杨金振这才算是弄明白了,这些衙役们踢树踢墙的用意所在。

只见一个个当地老百姓,纷纷卖力的哼哧哼哧挑着一担担粮谷,吃力的朝着县衙走来。

然后把自己的粮食,缓缓的小心翼翼倒入粮食的铜斛之中。

直到把粮食码堆码成一个小山包一样的尖尖。

偏偏就在此时,只见一个衙役,啊的一声,狠狠从远处一路冲锋小跑过来,对着那个装满粮食的铜斛,狠狠的便踹上一脚,装满粮食的铜斛,顿时在原地微微一晃。

堆码成尖尖的粮食,顿时洒落一地,紧接着便有一群衙役,立即拿着扫把撮箕过来打扫粮食。

眼见身边的杨津正看得满脸迷惑,知县彭叔大得意的便和他讲解起来。

原来,这个操作和动作就叫做踢斛淋尖,因为衙门在保存和运送粮食的过程之中,往往会有大量的损耗,而这一笔损耗自然不能由官府和官员来承担。

而这笔损失,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官员们转移到百姓身上,并且还可以自己从中贪墨一些到自己的钱包之中。

‘淋尖踢斛’这一招明朝大部分官员都会,明朝时期,包括很多名臣如三杨,李贤,徐阶,张居正等人都是靠淋尖踢斛和火耗的收益,来养活家小和私人下属。“老百姓生活不易,官吏们也都明白,可大家都这么干,所以大多数官员都照着做。

(朱元璋的粮长制度,在江南一带执行,挑选当地的一些富户来做粮长,负责当地的粮食征收,采用多赚少贴的方式,但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往往会把一些富户人家折腾的家破人亡,而这个政策,只有富庶的江南才有条件执行,其他地方都穷,没那么多的富人来担当,而江南的有些地方,很多富贵人家因为做粮长而被折腾的家破人亡,当地没有富贵人家之后,官府只好直接向百姓征粮)

这一顿操作,直接把还没有做官的杨津正看得目瞪口呆。

果然所有封建社会,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