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推恩令
说到“以利诱之”,姜万钧想到了非常著名的“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武帝颁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令。
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在死后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儿子们。虽然不是均分,但“见者有份”。如此一来,诸侯的封地越分越散,越分越小,威胁性也就变小了。
大宁没有诸侯王,所以之前姜万钧将“推恩令”稍微伪装了一下用在了世家身上,效果还不错。
姜万钧被颜师古批评,“不师虞舜周宣之德,反慕秦皇汉武之所为”,一点都不冤。
他所推行的许多政策,均有“秦皇汉武”的影子。
好的东西就是要借鉴嘛!不能因为秦王朝二世而亡就全盘否定。
当年大秦的建立,其中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又不是嬴政一人之功。
话说回来,对周边“四夷”要如何施行“推恩令”呢?
在草原上扶持新的势力的做法杨广也做过,不过突厥人也不傻,识破了杨广的意图,因此杨广最终失败了。
如果姜万钧在“四夷”中扶持自己的代理人,那意图就太明显了,而且也不保险,搞不好可能会养虎为患。
如何在悄无声息中布局,还要不给自己造成麻烦,这可是一个艺术活。
姜万钧之前的想法是,以经济为手段。
他已经尝试过,让大宁周边的部落,成为大宁的原料供货商。用经济手段,在四夷构建符合大宁利益的经济体系,接受大宁的调控。
但在与王玄策聊过之后,他发现这个办法不够高级。
“敌人”是没有下限的,他们一旦拼着自己回到原始部落的状态,也要和大宁硬刚,那么大宁反而要担心被反制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大宁抛出去的蛋糕分成无数份,这便是“推恩令”的“精华”。
扶持一个势力牵制另一个势力,太过粗糙,不够隐蔽,容易被人识破。
既然如此,那就再细分,能多细就多细,平时他们就像沙砾一样不显眼,可一旦谁想反对大宁,那便会触动他们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样一来便没有办法拧成一股绳和大宁作对了。
当然,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要不是王玄策自己送上门来,姜万钧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掌灯时分,魏征黑着个脸过来了。
按照魏征自己的意思,他真不想为颜师古求情,但被李纲说服了。
有光就有暗,没有了颜师古也会有李师古、王师古。
颜师古的存在,不仅不会影响到大宁君臣的光辉形象,反而将他们衬托得更加伟岸。
而且有颜师古这样的人存在,将其当成一面镜子,也可以让大家保持警惕性,以免骄傲自满。
更何况,颜师古这一次错了,不一定下一次也是错的,没看皇上都没有深究吗?
为了大宁长远的未来,魏征受点委屈又何妨?
魏征就这么被李纲给说服了。
“玄成啊!知道朕为何选择留下了颜师古吗?”见到魏征,姜万钧会心一笑。
try{ggauto();} catch(ex){}
“臣不知。”魏征其实能想到许多理由,但他觉得还差点什么。
“玄成以为,颜师古是对是错?”姜万钧问完不等魏征回答,接着说道:“倘若颜师古是错的,那么你我君臣就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盛世。你不觉得让他们心悦诚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倘若颜师古是对的,朕就更没有理由不留着他了。
朕对自己有信心,对你们也有信心,所以朕愿意给他一次机会。”其实姜万钧也想一鞋底子将颜师古给抽到他姥姥家去。非是他不愿,而是他不能那么做,他需要颜师古这样的文人。
这么说好像有些矛盾,其实不然。
不久前姜万钧才下定决心,准备将那些他认为“不合格”的文人束之高阁,给供起来。
这里的“不合格”是有局限性的,只能说现在用处不大,未来就不好说了。
恰好颜师古跳出来,不是正好作为那些文人的领头羊吗?
实话实说,真没有比颜师古更合适的人选了。家世,在文人中的影响力,都是上上之选。
如果没有颜师古,姜万钧就想在孔家找一个合适的人选。
用他们将那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文人凝聚到一起,然后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做姜万钧想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无用的学问,就看怎么使用。
更何况,作为天朝上国,怎能不养些个闲人呢?就当是文明的点缀也好啊!
当有一天,大宁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诞生许多看似无用的职业,这不是坏事。
魏征表示受教了,脸色也没有之前那么难看。
君臣三人一直聊到了深夜,魏征再次走出政和殿的时候,像喝醉了酒似的,走路直打摆子。
姜万钧为大宁勾画出的未来画面实在太美了,要是真有那样的一天,魏征想不名留青史都不可能。
而对于王玄策而言,他受到的冲击更大。
回到住处,在门口王玄策见到了刚刚从颜师古府上回来的马周。
微微都有些醉意的两人在这种情况下碰面,都显得有些尴尬。
马周尴尬是因为今天他受到了颜师古的邀请,王玄策却不在邀请之列。
王玄策尴尬则是因为他受到了皇上的召见,马周却不在召见之列。一开始王玄策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直到他见到了魏征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很显然,在皇上的心里,他的地位是远远高于马周的。
这无关才华,而是理念上的不同。
在皇上勾画出的未来画面中,没有茅草房,所有百姓都会住进宽敞明显的房子里。
用皇上的话说,如果大家努力了一辈子,目标却仅仅是为了回到过去,那就太可悲了。
当然,皇上解释得很清楚,他并不是否定“三代之治”。
“三代之治”真正重要的是精神内核,而非外在的表象。
精华要传承,要发扬,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该丢就要丢,否则就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