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中暑
王斗与杨国柱回头看去,就见大同总兵王朴大叫着奔来,他匆匆忙忙的,身边只伴几十个亲卫。
王斗与杨国柱停下等待,王朴策着马匹,一直急奔到二人身前,才呼了口气,笑道:“急赶早赶的,总算赶上两位哥哥了。”
看他喘着气,风尘仆仆,连华丽的铁盔都歪了,显然奔得急促,身旁各人,也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
其实王斗要到今年十一月才满三十岁,王朴至少比他大个三、四岁,却毫不尴尬称呼王斗为哥哥。而且表情自然,诚恳,将门与商人家族出身,果然交际方面就是有一手。
王斗微笑道:“王将军辛苦了,你的兵马到哪了?”
听王斗语气亲切,王朴心中美滋滋的,忙道:“不辛苦,不辛苦,小弟的兵马己过怀来,离这不到十里,很快就可以赶到。”
原来王朴领军到达怀来时,听说王斗大军己到榆林堡,立时抛下大队辎重,只领数十亲卫,一路追赶,果然赶上王斗等人了。
他语气巴结道:“小弟大军自进东路后,将士们就对境内繁华安定赞不绝口。当然,小弟也严下军令,军士不得扰民触法,否则军法不容,严惩不贷。”
王朴军队军纪颇差,不过给王朴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东路境内闹事。
他更下严令,约束将士,敢在东路扰民者,立斩。
王朴一边絮絮叨叨的说话,一边仔细整理自己的衣甲,更将掉落的几丝头甩到后面去。
论若诸总兵中重视仪表者,当数王朴第一。
杨国柱看着王朴,问道:“王将军此次入卫,领了多少兵马?”
王朴眉飞色舞,说道:“我正兵营三千骑兵。又有新军三千,大同镇内,多有将官出征,计有一万三千人。”
杨国柱高声道:“一万三千人。山西总兵李帅那边,也有近万的人马,如此,我宣大军一共出师五万人。”
王朴意气风,大笑道:“这下我宣大军。说话声音最大了。”
山西总兵李辅明,辽东人,原本是祖宽部下,崇祯十二年擢山西总兵官,后随洪承畴出关,此时早在辽东。
至于王朴,因为父亲王威是左都督,九佩将印,为提镇者五十年,所以受父廕。一路升迁为总兵,崇祯十一年更高升为都督同知。本身军功却没多少,各总兵面上客气,实际内心看他不起。
对这点,王朴哪能不知?所以他最善站队仗势,此时抱上王斗的大腿,又见宣大军兵强马壮,哪能不眉飞色舞?
此后,大军汇合行军,王斗部为前军。杨国柱部为中军,王朴部为后军,四万余人浩浩荡荡,往八达岭开拔而去。不过杨国柱与王朴二人。都在王斗中军部与王斗并行。
这时候,王朴才注意到王斗与杨国柱的帅旗车,不由大为羡慕:“好气派的旗车,我怎么不记得,打造一辆这样的车马呢?”
……
众军行进,一路过了岔道城。过了八达岭关城,前方就是崇山峻岭,比起东路平坦官道,这里的山地官路,就难走多了。
各军骑军兵步兵还好,就是辎重车,炮车难行,到了正午,阳光更为猛烈。八达岭,居庸关之间的山地不比后世,很少有树木,到处光秃秃的,山石泥土反射着阳光,让人闷热非常。
众将士行军都是顶盔披甲,往往走不了多久,就汗流浃背的。
王斗也有些担忧,军士们在这样的天气阳光下行走,会不会中暑。
未时,大军在一处背阴处歇息,喝水,吃些干粮,王朴视察军队回来,连连叫道:“不行不行,我大同的将士,己经有人行军晕倒,还有马匹中暑,死了,救不回来。”
他哭丧着脸,马的耐力比较强,很难被看出有病,等病倒了,却往往救不回来。因为给马降温需要冰块,这去哪找冰块?对王朴来说,马骡宝贵,这样死了,当然痛惜。
王斗皱眉,今天特别热,闷热的天气,马骡等动物就容易病,好在靖边军兽医众多,可以提前现先兆,不过王朴之事,也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杨国柱同样皱眉,他军中情况还好,不过大热的天气行军,人马容易生疾病,非战斗性减员,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王朴叫道:“两位哥哥,依小弟看,我们还是昼伏夜出吧,这样赶路凉快,将士们也没有中暑疾病的担忧。”
杨国柱沉着脸看他一眼:“昼伏夜出?那一天能走多少路?什么时候才能赶到辽东?”
王斗对身旁的护卫主将兼中军官钟调阳低声道:“表兄,去把王医官叫来。”
钟调阳再过三年,就将四十岁,任了帅营中军后,他举止更为稳健,拱手道:“是,大将军。”
对一个传令兵吩咐几声,很快,一个头大如斗的中年书生匆匆而来,正是军中大医官王天学。他身旁跟着一人,却是以前他的上司,州城医学司典科王表,此时也在靖边军任职,在王天学手下担任医士。
与以前的颓废相比,现在的王天学意气风,身上的衣衫笔挺,不再象以前那样皱巴巴的。
他还是好酒,不过却不再酗酒,适可而止。
王天学过来,对王斗摇头晃脑施礼:“见过忠勇伯。”
王斗摆摆手,说道:“王医官,现军中情形如何,可有军士马骡中暑?”
王天学得意道:“忠勇伯不必忧心,学生早在出征前,就料到此事,所以医科研了大量的避暑药丸与解暑药丸,足供军士使用。”
王斗很高兴,说道:“好。”
又对钟调阳道:“表兄,你派一些人,送一批避暑药丸与解暑药丸到王将军与杨帅帐中去。”
钟调阳应了,王朴在旁听得亲切,高兴连声说道:“多谢忠勇伯。多谢忠勇伯,哥哥高义,小弟真是感激不尽。”
杨国柱也是郑重谢过,他们军中也有医士。不过如果军士大量病倒,却也救不过来。
让王天学退下后,王斗叹道:“夏日行军,天气炎热,疫病必不会少。王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在阳光下长途跋涉……这样吧,以后正午到申时,大军歇息,上午与晚上子时前,大军可以赶路。”
王朴立时赞同,连声同意。
杨国柱沉吟道:“这样一来,军士歇息的时辰就少了,怕精神萎靡,无力赶路。”
王朴忙道:“不是午时可以补上嘛?算算共有五个时辰呢。”
杨国柱思量良久。也只有这样了。
王朴又道:“现在没打仗,让将士们把衣甲都解去吧,这样凉快些。”
杨国柱与王斗还在沉吟,镇抚迟大成却道:“不可,大将军,依我靖边军军律,行军必须全副甲胄,岂可解去衣甲?那不成民团乡勇,还算什么营兵?”
此时军律,不论是大明各军。还是靖边军,都必须全副武装行军。
现在还好,衣甲有所改进,轻便许多。明初明中时,那时负重更为沉重,行军出战非常辛苦。
明时沈周曾言《用志边军劳苦》:“从军莫从口外军,身挟战具八十斤。头盔脑包重得之,顿项掩遮以五论。唯甲所披四十五,腰刀骨朵二四六。二五弓箭及其服。随身衣裳八乃足……”
光甲胄就八十八斤,还有干粮,水壶,衣物等,那时的边防军人辛劳,真是难以言说。
杨国柱看着迟大成,眼中闪过欣赏之色,说道:“这位镇抚说得有理,大军出征在外,不是游玩闲弄,岂可贪图爽利凉快,那成什么军队了?今日解去衣甲凉快,明日是否抛去兵器贪图便利?不可!”
王斗也点头,见忠勇伯及杨国柱都不赞同自己,王朴只好无奈作罢。
趁着锐气,大军不久后继续开拔,今日也不能晚上行军,八达岭到居庸关一带,都是崇山峻岭,晚上走山路,颇为危险。特别车马火炮,很容易翻到山下去。
于是大军步骑交加,大步前行,辎重营,炮军营将士推着车马,则在后面吃力跟随。
此时可没有隧道,坑坑洼洼的官道在各山上下盘旋,上山下山都不容易。
虽然靖边军全军实现骡马化,火炮,辎重,都用马骡拖拉,不过每当火炮车辆上山时,众军士都要跟在后面推车推炮,下山时则要注意,车辆炮火不要行得过快,免得翻到路下去。
杨国柱与王朴军中,马骡没有靖边军这么多,很多要靠人力推拉,就更辛苦了。
“大伙加把劲。”
孙三杰的辎重营中,面容清隽的甲长陈旭,正用他一口浓厚的山东话对甲中兄弟喊话,一边带头用劲推着一辆靖边军战车。
这战车二轮,使用硬木打制,左右前方各有辕条,上有孔位,战时可以插上活动的挨牌。车的周身布满铁钉,看上去结实牢固,比以前舜乡军使用的独轮战车多了一轮,重量三百多斤,算轻车样式。
考虑到现清兵使用了不少火器,不比以前使用弓箭,所以现今的靖边军挨牌,与往日的白板挨牌不同,牌上包制了铁叶与皮革,用来增强防护力。上面还绘了飞龙、虎头、狮头等图样,用来惊吓敌马,类似京营使用的战车。
本来就算插上挨牌,这样的轻车,一匹骡马也可以拉得很轻松,不过由于上面载了满满的粮草,又是上坡,那骡拉着就比较困难了。需要军士帮着推拉。
王斗留了一万石粮草在涞水,差不多万人大军一月之食,不过此时出征,辎重营仍然要载一部分。
很多战车,马车上,就装满了粮草,颇为沉重。(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