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鸭 > 新顺1730 > 第三十七章 朱子阳明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三十七章 朱子阳明

小说:新顺1730作者:望舒慕羲和字数:1654字更新时间 : 2022-10-17 03:22:03
最新网址:wenxueya.cc

史世用终于知道刘钰为什么不愿意水手上岸作战了。

乱哄哄的战场上,水手们杀完了人之后,都在忙着抢夺战利品。得亏这年月割头不计战功,否则这仗就彻底乱套了。

一个壮实的水手扛着四口倭刀,正在那翻检一个倭人武士的尸体,拔开嘴看看嘴里有没有金牙之类,毫不避讳地将倭人身上的盔甲脱下,摸索出几块银币后,更是引来旁边伙伴的一阵艳羡。

不过这些水手近战的本事相当不错,都是按照对轰之后登船夺舰训练的,刘钰也是下了好大的本钱,人手两支燧发短枪。

若是列阵击敌自是不行,可拦路截杀,正合其擅。

好在刘钰嘱咐史世用的事并未发生,这些水手并没有杀红眼睛,而是红着眼睛争抢各种各样的战利品。也没有自发地去劫掠民众,可能是看到当地的民众比他们当年还穷,自知也抢不到什么。

等到刘钰赶来的时候,水手们已经把能扒走的东西都扒走了,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地尸体。

战果很快统计出来了。

“鹰娑伯,共杀死倭人四百,重伤的都按你的命令没杀,一会叫人抬到上游等着倭人来收走。轻伤和被俘的近三百人,如何处置?”

“先绑上吧。打扫打扫战场,先在河边这一处险要地部署一下防御,派些人去旁边山上看看情况。”

这里距离浦戸城约莫五六里,隔绝观察高知城的那座小山横亘于此,只有沿着河边的一条路通往高知城。

按照防御的规矩,要派一些人占据山丘,剩下的人就在河边聚拢。

这一次让土佐藩的元气大伤,又留下的极大的心理阴影,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攻取高知城。

绕过那座不大的山,已经可以看到高知城了。

北面是一条河,用河道作为天然的护城河。难免入口处有一道挖掘的壕沟,里面也满满是水。

貌似原本高知城叫河中山城,结果取了这名字之后,天天发大水,山内家觉得不吉利,就改成了同音字的高知城。当然是日语的同音,翻译过来后就不同音了,可见这破地方四周都是水,以水为壑,攻取不易。

那条入海口的河道在高知城南还有一道干流,河流对岸已经有倭人的铁炮手防御。

高知城倒是不高,山也就四五十米,只是很多地方修的很恶心,有些地方陡峭无比,想要通行很难。

围着看了一会,刘钰啧了一声,无奈自语道:“鸡肋鸡肋啊。不是攻不下来,只是有些麻烦。攻下来虽有些意义,可这意义似乎又及不上攻击造成的伤亡。”

军舰没法开进内河,这里太窄,风向也不太对。如果是能逆流而上、不用看风婆婆脸色的蒸汽明轮船,那就简单多了。

把军舰一开来,炮击一阵,简单省事。现在军舰上的炮又不能就为了攻下这座高知城就拆卸下来。

又看了一阵,刘钰无可奈何,只好先退了回去。留了一些人占据河南岸的一座小山,距离高知城大约一里、距离河道也就三百米,叫人驻守在那,升起热气球绘制一下高知城的防御图。

回去问了问那些抓获的俘虏,得知往年去江户参觐交代的返回时间,还要一个多月。自己要在八月份之前返回京城,考虑到可能的台风,至少要在七月上就得抵达江户。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是太多,如何在不攻下高知城的情况下,给幕府带来最大的震撼?

几日后,海边河边的商户都开门了,这里的百姓见刘钰的部队不杀人不放火也不抢粮食,相反买卖公平、真金白银而不是用土佐藩发行的藩札纸币。

况且农兵分离之后,农是农、兵是兵,打仗的事百姓们并不管,只要闷头劳作上贡稻米就好。

刘钰也不忙着宣传一些在幕府看来可怕的思想,而是在散播一个很微妙的谣言,以吸引好感。

细究的话,也算不上谣言,只是当初日本饥荒之后,幕府将军不能说是唐人送他的番薯救荒的书籍,贪天功为己有。刘钰只是将这件事,又添油加醋地说了说,猛夸了一番自己,又说那是唐人天子见日本百姓饥馑无食而遣他来日本传番薯种植之法云云。

享保大饥荒才过去没多久,土佐藩又是受灾最重的几个地方之一,很多百姓确实是靠着后来的番薯才活了下去。

他们原本也吃不到大米,每年要缴纳定额的大米给上面,番薯再怎么样也比萝卜好吃的多。

刘钰又每天装出一副王师的模样,领着护卫这瞅瞅、那看看,买点鱼、换点蟹,时不时还从怀里掏出一些冰糖块,蹲在地上摸摸小孩子的脑袋,说一声呦西,再把糖块给孩子。

几日间就询问了一下当地百姓的税收、劳役、收入、食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他是善于挑唆的,往往几句话就把百姓的苦都勾了出来,一些百姓说着说着就痛哭流涕,备说自己所受的欺压。

名义上公四民六,可必然有中间商赚差价,各种庄屋、组头、百姓代,再加上财政一直困难的土佐藩,百姓想要活着,只能靠偷偷地开垦一些私田来种植地瓜、萝卜,纳入正册的田都要种米才能基本满足赋税的需求。

那边饥荒,土佐藩饿死了不少人,这件事也才过去没多久,很多人记忆犹新。

农民们不满,小商人们也不满,尤其是土佐藩的很多赚钱的产业垄断在特权商人的手里,还有一些花钱取得了武士身份,更是有了官面身份。

士农工商之下,商人最贱,虽然一些豪商可以贷款给各藩自然算不得低贱,可小商贩的地位可就真的是四等民了,只比四民之下的工人稍高一点。

大致掌握了土佐藩底层的怨气和不满之后,刘钰估摸了一下对症下药的药,便叫人询问了一下附近的寺子屋。

他想找个能写字的、识字的。

百姓基本不识字,这个可以靠宣讲。

但有些东西,名义上是给百姓看的,实际上是给幕府、大名们看的,这就需要一个有点文化水平的。

但也不能太高,过于文绉绉的,一看就是官面文章,幕府那边也不会当真。

讲造反的内容,刘钰很熟练,可按他说的那些东西,幕府们看了之后也不会有太大触动:大顺官方不可能讲这些,不用担心,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所以既要讲造反,还得讲的符合仁义,又不能高于深奥,也不能满嘴白话,自己的日语是二把刀,史世用和那些通译的日语,也就是些个商业水平,专业的仁义词汇和韵脚大抵不会。

寺子屋类似于村塾,里面教书的人最起码会之乎者也,会仁义道德,这样的人写文章也方便一些。水平不高不低,既能在中低层流传,又能讲出仁义道德。

慢悠悠地溜达到了浦戸城附近城镇的一座寺子屋旁,侧耳听了听,里面的小孩正在那读书,听起来好像读的是朱元璋的《六谕》。

寺子屋的师匠正在那讲那本《六谕衍义》,当初刘钰送到江户的时候,幕府那边就很喜欢,立刻让儒学大师室鸠巢加以翻译。

这种要求民众道德的书籍,统治者很重视。此时寺子屋的孩童正在那跟着诵读。

“六七岁时,男女就不得同席而坐,不得共器而食。至于女子,十岁时就不得出闺门,教以针指纺织之法、裁剪衣服之道、饮食酒浆之事……”

看得出,当地的百姓对于刘钰等人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连寺子屋都开学了,这也很符合刘钰的预期:既然农兵分离,既然藩主封建,那么农民就是农民、商人就是商人,武士老爷们打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在窗前等了一阵,一直等到这一堂课上完,里面的师匠也早就注意到了刘钰,赶忙过来行礼。

唐人的伯爵,也是伯爵嘛。

邀了刘钰进屋,刘钰随便翻了翻这个师匠的藏书,发现藏书还是很丰富的,可能是祖上是武士,自己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但家底肯定不是一般的农夫。

桌上还摆着一本书,扫了一眼,刘钰有些面红耳赤,一看书名他就感觉这书有点意思。

《呻、吟语》。

汉本的。明末的市井很发达,一看这名字,刘钰下意识地以为这定是那种书。

随手翻开,本以为引入眼帘的是诸如什么菩提露、蕊中蜜、甘露、敛却玄牝之类的锻炼想象力的词汇,然而并不是。

反倒是随手翻的那一页,倒是说什么: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一善念发,未说到扩充,且先执持住,此万善之囤也。若随来随去,更不操存此心,如驿传然,终身无主人住矣……

就算他再没什么文化,也知道这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果然,那师匠问道:“唐国的大人治何经典?这本《呻、吟语》虽非阳明先生所著,走的却是阳明先生的学问一路。不知此时唐国是治朱子学?抑或阳明心学?”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刘钰却不回答,反问道:“你是学的阳明心学?”

那师匠摇摇头。

“朱子理学?”

师匠依旧摇头,半晌才道:“我学的是古儒学问。朱子理学偏重章理,稍不注意便入空谈;阳明心学只重本心,又偏颇圣贤之意。”

“宋元理学,皆悖离周公、孔、孟之言。当直接读先秦古籍,以复孔孟圣贤之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9mk.la。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9mk.l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