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进军浩罕
这次刘青北出去,算是新成立的华夏第一次正规的外交活动。
华夏上下都非常的重视这次出使活动。不仅仅是外交条线,文化、商业条线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团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最专业的。
这次出去,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华夏的机会。也是打破那些西方世界对华夏的固有认识的机会。
在此之前,在西方的世界,有很多诋毁歪曲华夏形象的书籍、报道。一些无知的西方人将华夏人的形象完全扭曲。
不是董书恒有多么在意外人的看法。只是一个国家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外交往。同样也关系着国家的直接利益。
如果可以,董书恒自然希望华夏能够有一个正面的国际形象。这样对于华夏的对外交往肯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讨论好了外交事宜,董书恒再次提出了一个大的议题。
那就是军队的战区规划问题。现在华夏的军队规划还是统一战争时期分的各条战线。
而现在国内已经基本上平定了,也是重新划分战区的时候了,不然势必会造成军队管理上的混乱。
董书恒还是决定按照区域将华夏分成若干个军区。
左季高的西部军区,将分管西域、陕甘、青海等地。
林威负责漠北军区,管辖包括漠北草原以及以北的月湖两岸地区。
王啸负责远东军区,管辖远东以及西伯利亚地区。
蔡树森负责中央军区,管辖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
张大彪负责东北军区,管辖东北三省。
杨炳春负责东部军区,管辖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浙江行省。
顾克利负责南部军区,管辖粤东、粤西、湖南、湖北行省。
彭玉麟负责西南军区,管辖云贵川以及西南高原地区。
新军区的划分只是第一步,军队的分配会在后面再做。因为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军队暂时不适合调动。
所以现在董书恒只能先将新的军区划分出来,不然军队的管理没办法有序规范。
喀什噶尔。
萨姆尔苏丹与一众的回回伯克坐在精美的地毯上。毯子的中间摆着各种各样的瓜果,香喷喷的烤馕上面印着精美的图案。
这些精美的烤馕,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刺激着人的味蕾。每个人的面前都倒着一杯散打浓郁香气的奶茶。
一旁有端着茶壶的少女,随时准备给这些大人物添茶。
旁边一群扎着小辫子,穿得花枝招展的回回少女正在伴着音乐跳着优美的舞蹈。
纤细的小腰像是水蛇一般扭动着,处处透着青春的魅力,看得一群老伯克双目放光,仿佛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在人群中一个商人打扮的沙俄人坐在那里侃侃而谈,眼睛却不时地瞥向那群跳舞的少女。
“哈哈哈,尊敬的萨姆尔苏丹,祝您的苏丹国,国运昌盛,相信您的大军很快就可以到达天山以北,到时候我们伟大的沙俄军队就会跟他们汇合。”
“到时候我们一同向东攻击,无论攻打了多少土地,都会成为你们苏丹国的领地。就如我们之前约定的一样,我们只取伊犁地区。”那个大腹便便的沙俄商人大笑着说道。
“丘林斯基先生,你收到你们大军的消息了吗?”一名年轻的伯克用略带怀疑的语气问道。
“这个,倒是没有,不过先生,您觉得五万的骑兵会打不下伊犁吗?在一万哥萨克的带领下,这五万骑兵将所向披靡。”丘林斯基信心满满地说道。
“倒是先生这边,我听说你们的军队在阿克苏被不到一万人的华夏军队给堵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丘林斯基表面上带着关切,实际上暗带讥讽地问道。
在场的伯克都看了过来,就连那个浩罕汗国的代表也是如此,因为他们也有五千人的士兵在这支队伍中。
“丘林斯基先生,也许您在提这个问题的时候,胜利的消息已经在路上。有真主的指引,我们的战士必然所向披靡。”这次萨姆尔苏丹亲自开口说道。
萨姆尔苏丹现在就是山南的军政领袖,他渐渐尝到了权力的甜头。
现在要让他再去过那种看着满清官员眼色过日子的生活,他是无论如何不愿意的。
“丘林斯基,希望你能够去给贵军传信,让他们加快脚步,至少我们要知道他们的确切消息。”
正当一群人正在商议未来如何分赃的时候。
阿克苏城北的方向突然杀来了一支大军,为首的是四千骑兵。这是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的骑兵团,两支骑兵并没有向城下的步兵阵营杀去。
他们绕道了阿克苏的南方。这些叛军还有浩罕汗国的援军不知道这些骑兵为什么放弃了突袭的机会。
他们刚刚一时间被弄得慌乱不堪。过了半天,在军官的呼和下,这些人才安定下来。
领军的将军感到事情不妙,他们已经在这座城下耽误了太多的时间。敌人的援军过来不足为奇。
但是按理说,华夏人的大军应该被沙俄的军多拖住才对。
正当那个军官在思考的时候,哨兵急急忙忙地跑来汇报:“将军,敌人的援军来了,有一万多人。”
这时候,叛军中的众人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刚才过去的骑兵,只是援军的先头部队,而那些人似乎是去抄自己后路的。
这下,这名将领才下决心带着手下撤退,他们这边一退,身后的阿克苏城门却打开了。一队队的步兵从里面开拔出来。
城外的援兵也从城墙两侧围了过来。
双方汇合人数将达到两万多人。
叛军见此情形,知道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多了。
这个时候退已经不好再退了。
于是,他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尽起手下的叛军兵马,对出城的十四师步兵发动了冲锋。
这些叛军的武器有些杂乱,有的用大刀长矛,有的用老式的火枪。
这些装备都是清军留下的。可怜这几千山南的清军,全部死在了这些回回的手中。
现在,他们的兵器还沦落到了这些叛军手中。相信他们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生。
叛军冲向出城的华夏军队。他们一直想要冲进城去,但是对方却死守不出。
现在援军来了,对方就开城门主动出来了。在叛军看来,这是极为挑衅的行为。似乎再说,我的援军来了,不怕你们了。
于是这个叛军将领直接下令,向着出城的华夏军冲去。
回回叛军战斗意志非常的强,虽然他们的战术能力一般,很多人原来就是百姓,但是这些人做出决死冲锋的时候,没人会有丝毫的退缩。
这是一群被宗教洗脑的人。这样的狂战士用的好的话,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
但是若是对手的实力足够强,那么这样的战士只会加快送死的速度。
叛军现在的兵力依然还有两万多人。
城内出来的步兵迅速在城门外列成了线列阵型。
那些装备后膛枪的士兵先行前出,对冲锋而来的叛军进行远距离的射击。
他们以散兵阵型,动作灵活,边打边退,直至退到城门前的线列步兵中才停下。
然后他们也融入了线列阵型之中。
接下来,十四师的士兵在四百米外就已经开始对冲锋的叛军展开密集射击。这让叛军的速度变慢,冲锋的气势也随之一滞。
叛军将军开始在后面催促,浩罕汗国五千援军之前一直没怎么出力。
这个时候在叛军将领的严令之下也不得不让手下出击。
“安拉的战士们,冲啊,安拉与我们同在。”
“安拉!”底下立刻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叛军士兵们的速度更快了,仿佛是突然间狂化了一般。他们举着兵器疯狂地向前进攻。
十四师密集的射击根本就被他们无视。
十四师的师长头上出现了密集的汗珠,他在庆幸当初自己没有贸然出击。否则,他们将打破复兴军不败的神话。
这样的冲锋不是前装线膛能够完全挡得住,尤其是在敌人还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
现在对方虽然不断地靠近,但是两翼的援军已经到来,那可是鄂军的主力部队。
援军终于从城墙的两边露出头来,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整理阵型。
一进入射程就开始举枪射击,随着两翼赶到的援军越来越多,阻击的火力在不断地加强。
叛军的攻势终于被遏制住了,但是这并没有让这些信徒们退缩,他们依然还在不断地向前冲。
这样勇敢的对手,复兴军见到的并不多,怪不得山南的清军那么快就被灭掉了。
随着时间的推迟,叛军的人数越来越少。进攻的队伍被一层层消薄。就像是被剥开的卷心菜一般。一层层地消失,渐渐的,只剩下菜心。
最先动摇的是浩罕汗国的援军。他们同样损失惨重。此时剩下的人开始向后逃去。
其他的叛军都已经损失殆尽,这个时候也没人能够约束的住这些浩罕人。
不过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见到时机来临,刚才过去的四千骑兵从后方围了上来,进行最后的猎杀。
他们用手中的马枪猎杀着这些逃兵。面对这些将后背留给自己的溃兵,复兴军骑兵的每一次点射都能够收割一条性命。
面对这些叛军,这些复兴军丝毫不手软。尤其是正憋着一肚子气的十一、十二师,更是如同饿了半个月的下山猛虎一般。
战争失败的消息随着复兴军的进军很快传到了喀什噶尔。
一天之后乌什被复兴军攻下,同样的,城内的叛军被全部消灭。复兴军释放了被拘押的汉民以及其他民族的百姓。
又过了两天大军直逼喀什噶尔城下。
此时城内的叛军头领萨姆尔苏丹已经带着手下的人向西逃往浩罕。
同行的还有沙俄的那个奸细。只是他们现在谁也嘲笑不了谁了。
沙俄战败的消息同样传来,不然这些人也不会这么急着跑路了,总要在喀什噶尔试着抵抗一下。
可是,当他们得知五万的骑兵也被消灭了之后,这些人就再也淡定不了了。
显然他们也觉得现在将要面对的敌人实力超出自己的想象。
复兴军也兵分两路,作为偏师,十四师南下叶尔羌、和阗等城市平叛。
他们的严格执行左季高的命令将平叛的对象扩大化,只要参与的回回全部枪毙,其家人也抓起来送走接受改造。
释放被拘禁的汉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这些人与回回之间拥有血海深仇,在复兴军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放纵下,几座城市纷纷发生了针对回回教的报复活动。
一时之间,大量的百姓自发地去捣毁回回庙。
回教的信徒也都死的死,被抓的抓。真的如同董书恒的预想的一样,山南的城池十室九空。
左季高派来的官员开始组织剩余的汉民清理城市,逐步恢复生产,等待军屯的战士到来。
奈何这里剩下的人实在少,几座城市显得十分荒凉。
十一、十二两个主力师则追着溃逃的叛军一路杀到了浩罕汗国境内。两个师就追着叛军的尾巴后面。
连克浩罕两座边境堡垒。根本不管后路,直接扎进了浩罕汗国的腹地——费尔干纳盆地。
挡在复兴军面前的就是浩罕汗国的都城。也是中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商贸城市——浩罕城。
几十年前,浩罕汗国一度成为了中亚几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1800年,当时的君主爱里木从希瓦汗国手中,征服了中亚地区为数不多的大都市之一塔什干。
塔什干是俄罗斯帝国和东方连接桥梁,浩罕汗国从而打通了进入哈萨克草原的通道。
这一功绩使得当时处于浩罕汗国统治下的各个部落一致推举他成为大汗。
察合台汗国以来,在中亚上所有被冠上“大汗”称号的君主,都要承认这一继承成吉思汗的尊号的习惯。因此爱里木成为了浩罕国的大汗,而国家也开始被称为“汗国”。
在1810年即位的爱里木的弟弟,穆罕默德·奥马尔汗执政期,浩罕汗国迎来了鼎盛期。
通过军事行动,浩罕汗国征服了哈萨克地区的主要城市突厥斯坦,迫使该地区的哈萨克部落和吉尔吉斯部落臣服。其疆域范围的北面到达了巴勒喀什湖,西面直到锡尔河流域。
在贸易方面,浩罕汗国保持着对清朝的朝贡,同时与俄罗斯也确定了贸易关系,从而打通了东西方的贸易路线,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因为其与清朝的关系愈加紧密,浩罕商人垄断了新疆的进出口贸易,使得浩罕汗国成为了中亚最大的贸易国。
当时中亚市场上流通的金银装饰物,武器甚至日用品都是由浩罕汗国所垄断。
除此之外,从中国出口到西边的茶叶,丝绸,陶瓷器等等,也都要通过浩罕汗国。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浩罕汗国也摆脱了处于边境地区荒芜的面貌,加速了社会基本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了该地区军事·宗教·商业的中心。
浩罕城因为紧挨着华夏的喀什噶尔地区,所以发展的最为迅速。其城市规模宏大。
它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中心,索赫河河畔。拥有十几万的人口。城市的周围种植这大量的棉花,这里的中亚的重要棉产地。
这是一座以农耕和商贸为主的城市。位于通往塔什干的交通枢纽之上。
十一师的师长,湘南人张树舜一到这里就被这里的风光被迷住了。没想到在中亚还有这样富饶的地方。
张树舜没有丝毫犹豫,下令大军围住浩罕城。一场围绕着这座中亚大城的灭国之战战就此开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