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看书网.,最快更新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
教廷现在都已经发话了,要阻止圣战。
这个反东华联盟倒是不指望教廷送来多少十字军的战士。
他们只希望教廷能够给他们多送点钱过来。大家都知道教廷是一个土财主嘛。
教廷国现在虽然没有多少直辖的土地,但是他影响的范围还是很大的。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教廷提供政治献金。
所以他们这个联盟要将声势搞大,拉来更多的赞助。
同为白人文明,大家自然是不想看到东华这种带有反殖民主义色彩的国家出现。
要不然欧罗巴的白人岂不是要缩回欧罗巴的弹丸之地去玩泥巴了。
欧罗巴在几个大洲中算是最为狭小的一个了,而且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如果不依靠对外的侵略和掠夺,是不可能发展成为现在这种程度。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欧罗巴的白人国家都要对这个反东华联盟进行支持的。
现在大嘤帝国和拿破仑三世都已经对他们表示了支持。英法两个一流强国带头,荷兰、西班牙等二刘国家纷纷附和。
只有普鲁士、奥地利这些没啥殖民地的中欧国家对此不置可否。
甚至在心中有一些小欣喜,因为这样的话,他们还能分到一定的利益。
所以普鲁士承认东华并非是完全看在复兴军的面子上,也是出于自己的考虑。
他们确实非常依赖东华的矿产资源。
英法这次说的可不是空话,一船船的装备已经开始运往东海岸的布宜诺斯城以及北边的加拉加港。
这些装备都是以平价的方式,或者是贷款的方式交给反东华联盟的国家。
另外,真的有很多头脑发热的欧罗巴年轻人自己带着火枪来到南阿米利亚要参加十字军。
这真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啊!
瓦内拉共和国以及弛利共和国都向欧洲订购了最新的铁甲舰。
而且英法也都给出了优惠价格。
不仅仅如此,他们还向这些国家爬出了军事教官,帮助他们训练军队。
就连逃到了伊基克的鲁斯图将军都打出了复国的旗帜。
只是他也是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人,见到人家都从欧罗巴那里得到了好处,自己也眼馋。
总体来说,南阿米利亚这里还在不断地积蓄着战争动能,什么时候爆发谁都说不准。现在的平静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短暂过渡。
相对于反东华联盟来说,东华则淡定得多,近十万的常备军摆在边境的重要地带,摆出了防守的姿态。
这支大军平时不仅仅要练兵,加强士兵之间的磨合。
还要在边境地区修筑堡垒工事。
总体来说东华在防御上还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东华军虽强,但是现在也无力进攻周围的国家,因为他一旦要主动出击就会分散自己的兵力。
而保持十万人的军队已经是东华现在的极限了。
这还是复兴军在背后支持的情况下。
要不然的话就凭借东华的人力物力能养活五万人的军队就已经是不错了。
东华这次与波力威亚之间的战争,虽然没有直接废掉该国。
但是成功废掉了波力威亚的武功,另外将领土向西扩张了一大片。
向南面也推进到了的的喀喀湖的南岸,边境线距离波力威亚的首都也就几十公里。
波力威亚要是敢有所异动,分分钟就能够被东华兵临城下。
另外,东华还成功解放了波力威亚的几十万殷地安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迁移到了从波力威亚划过来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生活。只有生活在高原至少的殷地安人留了下来。
他们在东华人的帮助下按照部族的形式的组成了一个个村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
这些土地也不是白给他们的,他们必须要为东华军输送一定数量的战士,还要用自己的产出上交税收。
董书同不是没有想过将这些殷地安部落进行拆分,与东华人进行混居。
不过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这样势必会让这些来自波力威亚地区的殷地安人感到不安。
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以部族的形势生活。
包括在曾经的印加帝国时期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
白人统治这里之后,虽然总是驱赶他们,剥夺他们的土地,但是他们的部落生活方式还是没有改变。
所以东华的高层最终还是决定让这些人以部落的形式加入东华国,东华国分给他们土地,他们在内部实行自治,然后整个部落效忠东华,向东华交税,为东华作战。
分给这些印第安人的土地主要在阿克里地区。这里是亚马逊上游的平原地带。
东华派人教导这些殷地安人种植水稻,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经济方面,当地已经有现成的橡胶林,只要派人教导这些殷地安人如何维护和培育树苗,还有如何收割橡胶就好了。
现在橡胶种植业才刚刚开始,国际市场上一直是一种供不应求的情况。
橡胶树的初产期在九到十一岁,旺产期在十二到三十岁。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建立起来的。
相比于亚马逊地区,南洋的那些橡胶林的产量要低的多。
而且橡胶是高附加值的商品,运输起来极为方便。
想对于化学橡胶,董书恒更希望能够推动天然橡胶产业。
他现在觉得自己权力越大,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也许他能够影像到全球的发展,让其进入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模式呢。
所以他一直在推动橡胶产业,还有其他类型的树脂产业。也许以后都不用再发明塑料这种东西了。就是发明了,民众的生活也不必对其那么依赖。
之所以将这些殷地安人安排在阿克里地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人难以忍受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
另外这里与布西人西部接壤。
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所以董书同希望用这个地方作为与布西人的缓冲区。
这个地方除了水上交通之外,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开发的程度较低。在广大的区域内生活的也大都是一些殷地安人。
正好可以通过武装这些迁移过来的部族,慢慢征服那些散落在雨林中的部族。
当然了,这些都是比较长远的规划了。
董峰的到来,让东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董书同开始部署自己的工商业发展。
一场大规模的竞拍活动在东华最大的港口城市力马举行。
董书同将自己手中掌握的矿山、土地、房屋等资产,全部罗列了出来。
除了那些由王国掌空的产业之外,剩下的都可以拿出来卖。
不过买家大都是从国内来的商人。欧罗巴人只有一些来自普鲁士的商人参加了竞拍。
这几年普鲁士人在南阿米利亚的活动比较活跃,他们主要从这里进口硝石矿。
普鲁士刚刚打了一场大仗,硝石的消耗很大。
另外,地少人多的普鲁士对鸟粪肥的需求也比较大。
“执政,那些鸟粪肥矿场全都卖出去啊。咱们自己要不要留一些。”以前文官问道。
“不用了,鸟粪肥的开采只能采用人力,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口,我们做不来。”董书同说道。
东华是一个王国,所以董书同并没有像弟弟那样整出那么多的大型国属企业。
而且,他现在也做不到这样,主要就是手中没人。
现在东华王国的主要的人力都放在打仗上。
放眼望去,周围全都是敌人。
他只能够将这些矿场全部承包出去。
那些承包商想要开采自然会去想办法自己招人。
好在东华手中的矿场很多都是现成的。这些被东华军没收的矿场就连采矿设备都是现成的。
只要人员到位之后就能够开始生产。
“那些鸟粪矿场包给华商之后,他们还会自己招人,到时候,我们不仅仅得到卖矿场的钱,还得到了税收,最后还能够收获大量的人口。这不是一举三得吗?要是我们自己来办的话,没有那个精力、人力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做前期的投资。”董书同解释道。
就做生意一块,董书同还是很擅长的。他为了这次拍卖会早就算计好了。
等的就是这批华人的买家上门。
这也是为什么董书恒将商团的代表放在第一批派到东华去,兄弟俩在这方面还是很有默契的。
董书恒需要将华夏民间过剩的资本向外输送。
虽然现在他也在搞工业化,但是国内的市场还在逐渐成熟,所以董书恒深刻知道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现在复兴军内部的很多产业都需要依赖出口,尤其是与欧罗巴之间的贸易。
而与大嘤帝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又让董书恒产生了一种危机感。要是哪天坦普尔脑袋抽筋了,真的可能会切断复兴军与欧罗巴之间的贸易。
他们也有这个能力。从南非到印度地区,再到马六甲之间的航线可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所以董书恒必须要加紧建设大华夏圈,创造一个成熟的内部市场。
到时候,即使与大嘤帝国全面开战的话,依靠整个大华夏圈,丰富的资源以及内部市场,也能够维护主市场的运行。
而作为大华夏圈的重要一环,东华必须要建设好。
董书恒知道在将当地的白人上层社会给抹除掉了之后。
东华最缺资本的进驻,以及会运作管理的资本的人才。
而这些在华夏内部却非常的丰富。
兄弟俩都是商人出身。他们知道,华夏的商人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并且拥有创造精神的群体。
他们一点都不比欧罗巴的商人差,只是历代的封建王朝将商人给贬低了而已。
满清过后,商人们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董书恒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营商环境。商人们又从新爆发出了自己的活力。
现在的问题是商人们的活力太旺盛。世世代代积攒下来的资本就像是黄河水一般汹涌地地寻找可以浇灌的土地。
不加以疏导的话就会形成一场大洪水。
而建立大华夏圈正是疏导资本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而且还能够做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ps:二更送上,求推荐,求月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