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又是丰收的一年
清朝的时候,人口之所以能够到达到四个亿,最关键的不是满清的励精图治,而是因为地瓜和土豆等高产粮食的广泛种植,给养活更多的人口提供了可能。
自从诸葛布从美洲将土豆和地瓜找回来之后,李承宗全力推广。
几年时间过去了,如今大唐的粮食问题不能说是彻底的解决,但是各地的粮仓爆满,这却是真的。
如今,又到了一年的秋收时节。
百姓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又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个年代的百姓,种植粮食并不需要去购买化肥农药,只需要自己留种子种植就可以了。
所以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少。
虽然粮食价格下降,对于出售粮食来说是一个坏事。
但是由于大部分百姓都不会卖粮,粮食价格下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太大的坏影响。
反倒是那些在城池里头没有种植粮食的百姓,因此获利。
“陛下,今年秋收虽然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民部预计整体的产量相比去年能够增加一成。
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如今已经进一步的下滑了。”
马周很是积极的来到李承宗面前,汇报着今年的情况。
“大唐现在每年的耕地面积都在增加,粮食收成也在增加。
民部需要跟工部好好的合作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出一些能够提高耕作效率的器具。
这样一来,哪怕是种地的人变少了,我们大唐的粮食收成也能继续上涨。”
作为一个国家的负责人,李承宗需要从大局考虑问题。
大唐想要强大,单靠农业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发展工业需要的人口,只能是从农业人口之中转移过去。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提高农业的效率。
要不然工业是发展起来了,但是农业下降了,粮食不够吃了,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这方面民部一直都在跟工部和渭水书院一起在努力,优先从辽东道那边出发,先提高那边的种植效率。
因为到目前为止,辽东道的人均土地面积是最多的,每个移民也都可以分到一百亩的土地。
一家人就能有好几百亩,这么多土地,正常情况下一家人是肯定没有办法耕种的。
虽然也可以通过购买奴仆的方式来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是也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并且要是奴仆购买的太多,那就会导致辽东道的人工结构很奇怪。
大唐强大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关系,一旦出现什么情况,这些奴仆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不良影响因素。”
马周也是聪明人。
他自然也是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
李承宗希望自己做什么工作。
只要是领导关心的问题,那就是重要的问题。
“辽东道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投放新式的耕地器具的地方。那里大量的种植了水稻和黄豆,不管是水稻的插秧、播种、除草还是打稻谷,都是需要考虑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辽东道的耕牛数量一定要得到保证,别到时候土地是种了很多,但是亩产却是很低。”
没有谁比李承宗更加清楚辽东道的粮食种植潜力有多大。
运作的好的话,单单一个辽东道就可以满足整个大唐百姓的粮食需求了。
“陛下,这方面我们一定会注意的。另外,这段时间蒸汽机相关的各种设备的发展非常的快,我们也在考虑有没有可能把蒸汽机跟自动化的农具相结合,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粮食种植的效率。
这方面,民部准备专门拿出一部分的资金跟渭水书院和一些作坊合作,专门开发一些新式的农具出来。”
耳濡目染之下,马周也觉得蒸汽机的潜力可以继续挖掘。
作为一种全新的动力,许多场合显然都是有它发威的机会。
“优先考虑耕地方面的机器如何运用蒸汽机,毕竟使用了蒸汽机的设备肯定是比较笨重,用来耕地的话,顾虑就可以少很多。
要不然得话这样子的设备很可能把地里面的庄稼给搞坏了。”
李承宗自然是知道后世各种各样的农用器具。
但是他没有办法直接跟大家说了。
说了大家也没有办法直接生产出来。
只能是指出一个大的方向,然后让下面的人一步一步的去努力了。
这个过程,注定是比较痛苦的。
……
陇右道刘家村。
刘大郎和刘二郎几个推着板车,上面装满了土豆。
当初在蓝田县的时候,他们觉得自从记事起,自己就没有哪一年是吃饱了肚子的。
但是自从他们来到了陇右道之后,新的刘家村的情况比之前大家想象中的都还要好了几分。
“大哥,今年的土豆,我们卖掉了八成之后,剩下的还够我们自己吃。
到时候可以去镇子里头买几匹棉布和羊毛线,等到冬天的时候正好用得上。”
刘二郎用力的推着板车。
那发达的肱二头肌,说明这段时间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可惜的就是土豆的价格没有当初那么贵了,要不然我们就真的发大财了。”
刘大郎有点遗憾的说了一句。
当初来陇右道的时候,他们村里里的人也是里里外外的讨论了不知道多少次。
对于来到陇右道之后的生活,他们之前也是设想过的。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生活居然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大哥,听说镇子里今年来了不少青海城那边过来的葡萄酒,到时候你买上几瓶我们好好的品尝一下呗。辛苦了一年,总是得好好的享受一把。”
刘二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可幻想。
他倒是不怕累。
但是他也不希望日子过的那么枯燥。
“我们分配到的土地还有不少都没有开发出来耕种,完全荒废在那里,实在是太浪费了。
有多余的钱财,倒不如好好的去买几个奴仆,明年好进一步的扩大种植面积。
至于葡萄酒,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迟一点和早一点品尝,没有什么关系的。”
刘大郎显然不同意自己弟弟及时享乐的思路。
在他看来,至少要先把自己的土地全部利用起来。
以前在蓝田县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土地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毕竟蓝田县本来就是一个多山的地方,能够用来耕地的土地不是很多。
“地是种不完的,只要我们有钱,完全可以购买更多的土地。
单单我们的耕地附近,就有一些人想要售卖自己的土地。朝廷也表示了,只要分配给我们的土地全部都种上了粮食,朝廷还可以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出售更多的土地卖给我们。”
刘大郎以前是大字不认识一个。
也就是最近几年才跟着渭水书院派驻在附近的学员把基本的数字和文字给搞清楚了。
但是指望着他能在文字上搞出什么花样出来,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哎,大哥你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就按照你说的来咯。
不过说好了,最多只能拖延一年,不能每年都以差不多的理由拒绝我们。”
《极灵混沌决》
刘二郎有点郁闷。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大哥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要不然朝中那么多的大臣也不会一句话都不吭声。
“之前三妹写信过来,跟我们提议说把土豆加工成土豆粉,然后在售卖给商家,可以挣更多的钱财。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值得试一试。”
看到刘二郎有点不是很高兴的样子,刘大郎主动的转移了话题。
他的妹妹嫁到了长安城里头,一直都在西市负责卫生工作。
刘大郎他们在很多时候,还是愿意听一听自己这个妹妹的看法。
“明天我去镇子里看一看,是不是这种土豆粉卖的比土豆还要好。
也可以好好的估算一下,土豆的价格到底会怎么变化。”
明年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土豆的种植面积。
这种情况下,刘家两兄弟自然也是希望对土豆能够有一些更多的了解。
要不然他只是看到了一部分的内容,导致情况出现很大的意外。
“嗯,是要好好的看一看。听说长安城那边又有新式的作物带回来了。到时候你给小妹回信的时候,让她帮忙了解一下这些新式农作物的生长种植特点。”
刘大娘虽然不是一个文化人。
但是作为西市通,她还是有不少属于自己的人脉和关系的。
……
青海城。
伴随着朝廷在青海城附近推广葡萄的种植,这里已经成为大唐最大的盐都和葡萄酒之都。
王小二和金富裕曾经是长安城最底层的人士。
依靠着《大唐报》等报业的发展,他们的人生也迎来了转变。
不仅自己能够识文断字了,还挣了一笔钱。
这让他们开始考虑今后的一些安排。
天天在报纸上耳濡目染之下,他们最终选择了去青海城购买葡萄酒,然后带回到长安城等地售卖。
这原产地的葡萄酒,据说在本地的价格并不贵。
但是运输到了长安城之后,价格就五花八门了。
你甚至都很难搞清楚这些葡萄酒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富裕,我觉得我们以后可以在凉州设立一个分号,充分的将凉州到长安城的铁路给利用起来。
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这条铁路在今年底就可以一定程度的开始试运营了。
到了明年的时候,就可以全方位的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状态之中来。”
在青海城转了几天,基本上搞清楚了这里的情况,自己也有了明确的合作商家,王小二和金富裕的心情都很是不错。
这一次来凉州,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反倒是在各种各样神奇的准备面前,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帆风顺。
“嗯,这个主意很是不错,凉州却是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点,又是前往镇北道和西域、青海城的关键城池。
再加上他自己本身就是陇右道的首府,凉州城的前途,应该是不会比洛阳他们要差的。”
金富裕对于大唐现在的整体情况,显然也是有一定的了解。
毕竟,他们也算是认真的学习了好几年了。
虽然没有接受成规模的教育,但是天赋异禀,文化素养绝对是比李承宗他们要高的。
“不过就是葡萄酒的价格还是高了一些,我们凑的这些钱,其实买不到太多的葡萄酒。
如果将来我们自己能够在青海城附近拥有一个葡萄园,然后自己种植葡萄来卖,那就好很多了。”
“这一次我们已经最大程度的找长安银行取借钱了,如果这一次不能成功挣钱的话,那么我们的下半辈子估计就要给长安银行打工了。
“酒水的价格一直都在下降,特别是这几年粮食丰收,酿酒需要的粮食变得不是那么的敏感。
趁着这个机会,先酿造一批的酒水,然后埋在地里面。
如果你有女儿的话,那就更加好说,直接确认就可以了。”
王小二觉得现在是进入到酒水市场的一个最好的机会。
一方面,大唐如今的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这就回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在增加。
这么一来,很多时候自然就变得热闹了。
“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的将公共马车给利用起来,等到我们手头比较宽裕之后,再自己购买马匹和马车。
这么一来,我们的葡萄酒的利润空间就大了很多了。”
金富裕开始幻想着将来自己把酒水运输到长安城之后的好日子。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在长安城里头,有钱可以过上很舒服的日子。
但是没钱的话,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跟好日子显然是不搭边的。
事实上,不管是哪个朝代,都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嗯,我们先每人准备两箱子的上等葡萄酒,按照我们之前的测算,运输到长安城之后,差不多有一倍的利益。
只要我们多在长安城和青海城之间来往,很快就可以发家致富了。”
葡萄酒不是中原王朝的主流酒水。
但是葡萄酒的饮用,在大唐却是发展的非常快。
所以利润空间也是非常的可观。
等到去做这个生意的人多了,就不好做了。
需要另外的寻找新的赛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