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姑苏田庄收入
茶室中。
贾芸和薛蟠正说着话,外面忽然来了个小丫鬟,欠身道:“芸二爷,门外有个叫倪二的说要见您。”
“额,请他请来说话。”贾芸开口道。
丫鬟行了一礼后,退走了。
不一会儿,倪二被领到茶室, 向贾芸行礼道:“小的见过老爷。”
贾芸点了点头,问:“你这些天在田庄上和甄家交接的怎么样了?”
“回老爷话,小的和薛家派来的管事一起,和甄家的管事在田庄上作了交接,可能是甄家那边打了招呼,交接起来颇为顺利, 倒没出什么幺蛾子。”
倪儿说完后, 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递给贾芸, 道:“这是小的前些天和甄家管事,一同去衙门备案的五万亩地的地契,已经过户到老爷名下了。”
贾芸将地契接过来看了看,塞到袖子里,然后又问:“田庄的佃户是个什么情况?”
倪二道:“老爷的这些田全是上田,水源充足,沟渠等灌溉设施齐备稳固,年产量高,加上甄家这些年庇护,佃户们不用向官府缴税。”
“农闲的时候他们再养蚕织布,补贴家用,日子虽谈不上大户大贵,却也还都过得去。”
贾芸点了点头,这个情况跟他预料的差不多。
七分地三分水的姑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更是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
姑苏很早的时候就种植水稻,是我国稻作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每年出产的水稻都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姑苏也就有了“苏湖熟, 天下足”的美誉。
当然了, 上千年来,农民的耕种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他们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辛苦得很。
佃户能吃饱饭,年底能扯上几尺布,做件新衣裳穿,那就是万幸了。
贾芸想了想,又问:“甄家之前收的租子是几成?”
“因不用向官府缴税,所以甄家收的七成租子,就这还有许多佃户抢着干!”倪二笑着说。
顿了顿,他继续道:“老爷,咱们家的地在苏南,如果种植水稻,一年两熟,早稻在七月下旬,晚稻在十月中下旬成熟,这样一算,其实佃户收成是不差的。”
贾芸微笑道:“那就好,你有没有调查这些年咱们家的地,亩产大致是多少?”
“六七百斤左右, 只要不遇到灾年,亩产基本可以维持在六百五十斤左右。”倪二回道。
贾芸心里大致默了一下。
如果亩产六百五十斤,那么五万亩地,每季就可收割稻谷三千二百五十万斤,两季就是六千五百万斤。
晒干去壳后,如果按一斤水稻能出六两大米这个标准来算,田庄上每年就能收获三千九百万斤大米。
除去佃户家的三成,一千一百七十万斤,还剩两千七百三十万斤。
一斤大米按五文钱算的话,每年田庄上卖的大米,可得十一万三千多两银子。
这还只是稻谷,佃户养蚕、织布、养蜂、养鸡鸭牲畜等,也都是要交租子的。
综合下来,估计田庄上每年有十四五万左右的进项。
“怪不得古代人都喜欢买地,买地虽然不是最赚钱的行当,却是最稳妥的,细水长流,每年都有。”贾芸心忖道。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他是举人,佃户可以免赋税和一部分徭役,所以才能收那么高的租子。
可就算不免赋税徭役,如果只收五成租子,那也很赚钱了。
这时,贾芸又想到了贾府。
贾府田庄的面积和产出绝对比自家的要多。
但他听王熙凤说,现在贾府每年田庄的收入只有三五万两,两家全加起来也很少有超过十万两的。(原著数据)
要知道贾府的田,那都是皇庄,就没有一块差的。
不说全是上田吧,至少也都是良田。
这么多庄子加起来的收入,竟然还没有贾芸一块地的收入多。
所以,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贾府的人都糊涂到什么地步了。
说白了,贾府之所以银库空虚,相当部分是被那些奴仆给贪污了……
回过神来,贾芸继续问道:“春耕进行的如何了?”
“早稻都种下去了。”倪儿回道。
“也罢,既然田庄上无事,你就不要急着去了,过些天再跟我一起去吧!”贾芸点头道。
倪儿应了声,迟疑道:“老爷什么时候去庄子上?”
“怎么,有事?”贾芸扬眉问道。
倪二道:“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如果老爷要去的话,我好通知庄子上的人,提前做好迎接准备事宜。”
贾芸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说:“具体什么时候去,还没定,到时候我会提前通知你的,你先下去,让文琳叔给你安排住处吧!”
虽然他不大喜欢摆排场,但身份到了一定的位置,该摆谱,也要学会摆。
尤其是他第一次去田庄,更要将谱摆的飞起来才好。
倪二得了吩咐,行了一礼后,退了出去。
在边上,一直未说话的薛蟠一头雾水道:“妹夫,听你们的意思,是又得了块地?”
“嗯,就在姑苏,整整五万亩!”贾芸笑着说道。
“当官的都这么容易搂银子么?”薛蟠瞠目结舌道。
贾芸沉吟片刻,点头道:“就是这么容易!”
薛蟠想了想,笑着说:“没想到转眼间妹夫家的地,比我们家都多了。”
薛家以前也有不少地。
但最近这些年来,因为商路上的现银入不敷出,卖出去不少。
除了给薛宝钗陪嫁的几千亩地外,只剩下金陵祖地还有近三万亩地没卖。
其实对薛家来说,如果能维持内务府的生意份额,买地是很不划算的事,所以一直以来,他家都没有置办太多田地。
贾芸今后也不会置办太多的地,他有个空间随身携带,根本没必要耗费太多精力管理田庄。
至于今后儿孙如何,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凭贾芸现在的身家,随便给他们留些,也能让他们好好生活。
再远的事情,贾芸也是管不了的,后人成器还好,不成器,就算是留下金山银山,也能败的溜光。
中午在林府简单吃了顿饭,贾芸一直没机会去见林黛玉,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直到下午,贾芸午睡起来后,林管家才过来请他,小声说林如海邀他说话。
来到卧室,林管家在门口守着放风。
林如海见贾芸进来,看了看紧闭的窗户后,才缓缓起身坐起来,向贾芸拱了拱手,往里间指了指,示意跟着他到里面说话。
贾芸默不作声,拱手回礼后,跟着他去了密室。
密室中。
二人坐下后,林如海笑道:“倒是怠慢子正了,怎么忽然到姑苏来了?”
“大人客气,我来姑苏,一是顺便过来探望大人,二是我新得了块地在姑苏,所以想过来看看。”贾芸微笑拱手道。
林如海沉吟片刻,捋着胡须笑问道:“子正这是高升了?”
贾芸笑着点头道:“就知道瞒不过大人,前几天刚得了圣指,调京城当差了。”
顿了顿,他好奇道:“大人这一脸憔悴,是怎么做到的?”
“哈哈,让子正见笑了,这是让锦衣卫的人帮忙弄的,还像那么回事吧?”林如海大笑道。
贾芸点头道:“锦衣卫的手段确实精妙,要不是我得了大人的信儿,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发现不了。”
两人寒暄一会儿后,林如海沉吟道:“其实去年我就准备将计就计的,不过那会儿子正也知道,我是真的有病。”
“后来幸得子正将我的病治好,于是我就往后延了些时日,将各方面都准备完善后,才开始实施最后的计划。”
贾芸摇头道:“大人不用跟我说这些,我没参与进去,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为好,先前大人就不该传信给我。”
林如海叹了口气道:“恕我冒昧了,之所以要给子正传信,我主要是怕黛玉这丫头出了意外,想借重你的力量保护她。”
“说起来不怕子正笑话,我在江南经营多年,可以凭着皇上给的牌子调动无数军队,但想找些真正能相信的人,寥寥无几。”
“倒是子正,因为你初来江南,在这边又没太大利益相干,我倒是十分信你,所以才想借重你的力量保护黛玉,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贾芸没急着回答,沉吟一会儿后,才点头答应。
他可以想象得到,林如海要打击江南贩卖私盐团伙所遇到的刀光剑影,肯定是无比凶险的。
林如海拜托自己保护林黛玉,正好如了他的意,之所以迟疑,主要是做样子给林如海看,要是答应的太爽快了,反而惹人怀疑。
林如海见贾芸点头,松了口气,微笑道:“子正这次带了多少人过来?”
“人数倒是不少,三百多。”贾芸回道。
林如海惊讶道:“你亲卫的人数,已经这么多了?”
贾芸点了点头,然后叹了口气道:“温、江、廖三位大人下令让我组建抗倭乡兵,人都招齐了,只要再过半年真正成军后,我就能将亲卫人数扩充到一千人!”
“可惜了,在这个关头,朝廷却要调我回京,倒是浪费了那么多的好苗子!”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