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陈典的生意
对方说的是客家话,朱北国基本上听不懂,但是站在旁边的刘一爽却是听明白了,便立刻回道,某祖籍闽南临漳郡瑞桐县,不知这位老细家乡哪里?
对方听了脸上顿时泪水涟涟,回到道,祖籍居永宁县赵家河村,万万未曾经想,这万里蛮荒之外,竟然得遇临漳乡党,便上前与刘一爽躬身作揖,嘴里高唱一大喏哇,这种礼节大概传承自唐宋,并无官方正典所载,刘一爽自然是不知,正在懵逼中,好在朱北国对此民间大礼略知一二,便上前拉着关宏宇,带着刘一爽也同行此礼。
俗话说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位男子擦一擦泪水,便转身介绍起自家娘子,就是刚才那位土著女人,然后命娘子去后屋烧茶待客。
接下来就是相互介绍,在刘一爽的翻译下,朱北国关宏宇又逐一上前,各自见礼,互报名讳家乡,这位汉人祖籍闽南,与刘一爽关宏宇的家乡居然仅隔着一山一水的邻县地域,因此这语言大致相通。
此时此刻的朱北国心中感慨,当年上大学时听老教授讲述,说这这客家话中所含古汉语元素颇多,当年五胡乱华,中原豪族大户衣冠南渡,数百年子孙散落三闽岭南,因为交通闭塞,区块分割,致使一地一县的语言口音变化较少,今亲耳闻之,心中不禁感慨老教授所言极是......
朱北国感念之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于是朱北国和这位汉家男子在刘一爽关宏宇的帮助下开始问答交流。
一番谈话下来,朱北国得知这位叫陈典的男子,原先在马尼拉的滨南都靠做编织和制绳索的手艺过活,早年做学徒的时候,跟着同乡师傅入了西夷人的上帝教,后出师自立,因为是单身且是孤儿,被南来的“西洋夷和尚”招募到这里,同来的还有二百余户,然而,因为水土不服加上荒蛮偏僻,结果大多数移民后来又想办法搭船跑回马尼拉去了,自己没跑的原因是遇到了自家娘子----刚才那位女子是当地酋长的女儿,倒贴了嫁妆嫁给自己,所以陈典就留在了当地。
当朱北国问起为何汉人跑回大半时,陈典笑道,此话就长了,这些来招募的和尚说,去了南方,有田地可分,还有给农具,初耕作三年,纳产出二十分之一,三年后每年纳地里产出之十分之一与教会,则此地永归耕作者所有,且立契可传之子孙。
此诺果然引来应募者甚众,只要是虔诚信教者皆可。
众人抵达此地后,这些个西夷和尚倒是守信,承诺的给田给农具竟然都逐一兑现,但是只有一个要求——虔信上帝,不得崇拜偶像,这偶像包括自家祖宗。
教士们还时常巡查,发现有拜它神者,轻则罚没银钱,重则收回土地。
然汉人风俗,一年四季,观音、如来、关公、妈祖、灶王爷皆是四时祭拜,历有时序,一时间如何适应?
想那汉人在滨南都时,西人委有信教之甲必丹管束,西人除了收取纳赋,汉人之内务讼刑,全然托与那甲必丹,那甲必丹亦是汉人,平时祭祀,只私下行事,不公然行祭,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了,教会对此也是法不责众,无可奈何。
但是如今这里的情形不同了,区区数百户汉人而已,教士们事无巨细皆要管束,然而汉人如何受的了?
于是就有偷祭的,也有偷把地里所产瓜果卖掉,带着农具偷偷搭船跑回的,如今那二百余户,也就剩下不足百户尚在,皆是如我等单身娶了当地之妇成家的。
朱北国听了笑道,陈哥可真心祭拜上帝?陈典回应说,如何不真心,我等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皆拜上帝所赐,我若非这传教士募来,在那滨南都,想娶妻生子得十数亩肥田,怕也是难呢……
刘一爽问此话当真?
陈典叹口气,说自己是孤儿,身世不明,也没个祖宗可拜,至于那观音佛祖关公妈祖,更是虚无,虽然心有诚念,然拜上帝足矣……
朱北国听了暗自点头,看来教士们的募民传教的方法不是很灵,这汉人风俗,岂能说该改就改的,教士们操之太切,自然效果不彰。
又心中暗笑道,这汉人虽然勤劳能干,但也务实狡黠,连信仰都很功利实用,欧洲传教士们遇到这类人,也着实头疼呢......
既然知道了这三宝颜目前只有不足百户汉人,且都是娶妻生子定居于此的,看来若无大变故,这批人估计不会移民去咱们这里,朱北国想到这里,便去看陈典的店铺,里面有各种编织货和粗细绳索,还有一些坛子,问及生意上的事情,陈典说自己主要是种地,这店铺平日是自家娘子打理,生意清淡,有做的做,无有即闲着,聊胜于无而已。
朱北国听了点点头,又问这坛子里是什么,陈典说,是椰子油,当地人取椰壳做抽纤织粗布,以椰浆酿酒,其余即弃之,陈典从西人和尚出学来一手艺,剥椰壳取其内皮,轧制椰油,每有船来靠港,或能售与那西人水手。
朱北国知道椰子油即是一种很优质的食用油,如果添加一些化学物质,还是很不错的工业润滑油,骆老板那里已经对他念叨了多次。
只是当地土著人并没有制椰子油的习惯,所以现在椰子油很少见,有也多是自家食用,因此并不容易买到。
然而朱北国觉得陈典会自制椰子油,倒有可能变成一桩大生意,便说要看一看货。
陈典听了很高兴,立刻引哥仨进后屋,那里有三个大坛,里面都是椰子油,而且很新鲜,闻着还有新鲜椰壳的气味,朱北国当即询价,陈典说平日卖与西人水手,五个鹰洋一坛,如今既然是老乡来买,四个鹰洋一坛,朱北国说三坛我们全要了,陈典当即回应说,既如此,十个鹰洋全部拿走即可。
接下来朱北国有看到另外一个箩筐里堆着一些黄乎乎的块状物,上去仔细一看,便知到这是黄蜡,显然出自当地蜜蜂的蜂巢.
朱北国知道这东西其实在南洋地区很普遍,土人多拿此物来入药或者点灯,但他也知道这也是可以用于制药和工业防腐以及密封材料,只是因为从来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在南洋贸易体系里,黄蜡属于只能零星收购到的小宗物资。
陈典发现朱北国对这个感兴趣,便对他说,村里汉人家中有不少,多用来治疗痢疾和胃气不适之类,时或用来当蜡烛照明,这丛林里野蜂成群,每到旱季,土人经常入林中采蜜,而蜂巢则弃之不用,而汉人则捡拾回来,用温水煮透,去除浮沫晾干后结块而成黄蜡块备用。
只是如今乃雨季时节,汉人家中或有存货若干,如果朱大哥想要大宗的货量,需等到旱季时进村收购。
至于价格,陈典笑道:您看着给就行了。
朱北国听了当即满口答应,他知道在澳门收购这种黄蜡的价格,算起来其实并不便宜,如果在这里与村民们事先说好,旱季的时候直接来这个源头收购,那自然是既便宜又有质量保证的。
想到这里,朱北国决定去汉人村落里看一看,又当场付了椰子油的鹰洋款项,这时关宏宇说要回骄傲号叫人来抬坛子,陈典却说不用,只见他呼哨一声,远处椰子林里出来几位土著女人,陈典娘子哇啦哇啦地说了一阵,于是两个女人抬着一坛,径直搬到栈桥上,骄傲号上的船员见了,知道朱哥又采买到货物了,便下船帮忙抬坛子进舱房不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