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鸭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112章 正在成为美国之父的男人缘…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112章 正在成为美国之父的男人缘…

小说: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作者:施特劳斯字数:3574字更新时间 : 2022-06-23 17:54:42
最新网址:wenxueya.cc

由于消息的滞后,以及环球集团的核心层始终不认为海宁的行踪有必要被太多人知晓,所以,当中兴会的正信等人拿着海宁的行踪作为磨练分析能力的素材之时,他早就已经穿过大西洋,并且在马里兰州完成登陆了。

甚至,他还在这里完成了许多重要的部署,其中就包括许多条与桂家人息息相关的命令。那些与宫里雁之间的往来书信,也有很多是从这里发出的。

截止到正信成功加入中兴会的时候,他已经在这里待了足足一个多月。他离开欧洲的时候是那么的突然,以至于很多人对他这段时间的行止记载感到无比困惑。

但这其中肯定不包括海宁本人,而且也不包括他在北美洲新交到的某些朋友。而这些朋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前一阶段刚刚完成了风筝实验的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专程从波士顿前来会见海宁的。

他带给了海宁许多有趣的惊喜,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我有几个朋友托我给您带句话,英属北美各殖民地欢迎您成为我们的邻居。作为朋友,您有权知道这样一个真相,马里兰及其附近民兵当初对于您的阻挠,完全是出于国王和总督的授意。”

海宁哈哈大笑起来。

盎格鲁撒克逊人向来被认为是在表达方式上缺少委婉的,这种干巴巴的甩锅行为竟然也能够做得出来,真不知道富兰克林背后的那些人是怎样想的。

不过,他的这番话也给海宁敲响了警钟,原本他还认为环球集团对他的收服是很有效果的,但现在看来,他和英属北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消除的。

人毕竟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你成为他的朋友不代表他就不会和其他的老朋友来往。相反的,他反而还希望能够借助自己的特殊关系充当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以谋求一种特殊的政治地位。

富兰克林这个在政治上并非缺少建树的人,显然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虽然它不一定激进,功利色彩的对峙加以了利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他的朋友有助于他的话,他也不会介意帮这个忙

所以他才会有了这样一番话。

这多多少少的让海宁稍微感叹了一阵,可见,收服人才是一件相对复杂的工程,至少比管理那些机器人要费劲的多。

考虑到以后随时可能出现的背叛概率,海宁恐怕也不得不重新琢磨一下自己在收揽人才方面的策略了。不过这些事情可以留待以后再去考虑,而现在,他需要首先应对富兰克林带来的表白言辞。

好在他如今也算得上是政治舞台上的成熟演员了,所以只是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他就给出了一段相当精辟的回应。

这段回应除了精辟这个标签之外,同样还包含着有明显的强硬色彩:“我早知道乔治陛下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但我也很好奇,你们的这份友谊,准备如何翻越国王这座大山的。”

这话问的直指要害,撇开了所有试图遮掩的冠冕堂皇。

富兰克林也没想到,海宁的询问是如此的直接露骨。既然是国王和总督授意他们进攻环球集团的,那么他们现在这番求和的行为,就是公然违背了国王的命令,这和反叛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向他海宁或者环球集团表达一种明确的和平善意,就必须要率先承认她们背叛国王的犯罪行为。

这毫无疑问是将他富兰克林逼到了墙角。

但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缓和双方的关系,所以即便是在墙角,他也只能勉力一试。

在出发之前,富兰克林也是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下事情原委的。海宁的手下自从登陆以后就未尝败绩,附近的战舰和商船更是拿他们的巨舰毫无办法,反而经常被一种带来剧烈燃烧的炮弹所摧毁。

很多人都因此意识到,国王的荣耀已经离他们远去。而比国王的荣耀跑得更快的是国王的庇护。自始至终,本土那边都没有给他们提供像样的帮助,甚至连外交上的牵制,据说也没有提供。这也就是说他们将殖民地上的这些民兵武装当成了一种炮灰,一般的存在,用海宁报纸上的某些词语来讲,他们成为了国王试探海宁的小白鼠。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谁还愿意死心塌地的效忠国王呢?这些来到殖民地的人们,有多少是因为在国王们的统治之下,实在过不下去才来到这里的。难道他们对国王的信任,真的就有他们所吹嘘的那么高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们早就想和海宁讲和了。

只可惜他们并没有路子做到这一点,原本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的伦敦离他们远隔重阳而且不受信任,而他们短时间内也找不出一个能够撇开伦敦之后还能够完全信任的人。毕竟平时领导大家的都是一些伦敦任命的官员那些有身份地位的老移民,也受到这些官员们的影响。所以一时之间那些别有想法的人是很难找到一个可靠的带头人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富兰克林会成为接头者的原因。

而且富兰克林也知道他们的某些想法是很迫切的,因此他必须在短时间内取得相应的成果,否则他回去之后是无法交差的。

他很清楚,那些人为了弗吉尼亚的烟草能够继续输出,为了殖民地的百姓还能够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来自大洋彼岸的生活用品不至断绝,他们能够做出所有能够想象到的事情,其中包括像海宁的环球集团委曲求全,对伦敦的国王和贵族们阳奉阴违,对某个办事不利的中间人进行疯狂的报复。

想到这里,富兰克林忍不住苦笑了一声。

自从海宁的环球集团到来之后,这13块北美殖民地的局势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马里兰的居民们因为突然换了主人的缘故而变得躁动不安,她们忧心忡忡地面对着新来的统治者,很多人选择了搬家和逃跑,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这些东方人能够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当然也有一些人冒险选择了留下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相信海宁,他们只是无处可去的可怜人而已。

甚至即便是那些已经对海宁的环球集团有所了解的人,即便是那些已经尝试的初步相信他们的人,也时不时的仍然希望得到兄弟殖民地的帮助,他们不想就这样成为一个陌生国度的一部分,至少他们也要拿到一定的自治权。

而自治权这个词汇,又一次勾动了英属北美的某些神经。

虽然他们是英国移民,但本土似乎并不在乎他们的处境,高昂的商品价格和逐渐抬高的税率,都在加速他们的离心离德。

出于对传统观念的尊重,他们还不想背弃自己的国王。

所以一直有人在策划组织一批代表,到英国本土去宣讲他们的概况。

博取同情也好,伸张正义也罢,总之他们试图改变这种近况。

然而,当时的他们并没有注意的,这种境况的背后,是庞大的经济习惯以及附着于其上的各种利益。

洱海您的到来,其形式上和本质上也都存在着相类似的情况。

英国本土正在酝酿着一场即将引领未来世界的工业革命,新兴的资本家们需要原料和市场,而海宁所创建的环球集团虽然只是个商业组织,但其实和大英帝国有着相同的需求。

而且,与海宁一直把大清帝国当做一个莫大的市场一样,相比起此时还没有被欧洲列强的贸易霸凌撬开国门的东方某大国来说,北美殖民地这块血缘更近,交流和交易也都更加便利的地块儿,自然成为了联合王国的首选之地。

所以,历史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只是有些人还没有彻底看透这一点而已,所以他们现在还有些懵懵懂懂,也只有海宁这个穿越者才一针见血的戳透了她们与国王之间一直存在的矛盾——想要做自己的主剂,需翻过国王那座大山。

好在,挣扎的权利仍旧属于人群。

只是相较于历史上的轨迹来说,他们的挣扎有了更多的具体内容。

除了正在形成的大陆会议制度,他们还试图说服海宁,给予马里兰以自治权,毕竟它在血脉上已经是北美殖民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针对海宁的询问,富兰克林只有这样一句话可以回答:“是我们的血脉让我们翻越了国王这座高山,这很讽刺,国王陛下肯定不会喜欢我们这帮子民。但也确实是它让我们不肯放弃马里兰,同时也对本土感到失望。”

海宁虽然听到了一句看似有所觉悟的话语,但他也非常清楚,相对于英国国王来说,他是那个出卖起来更加没有心理负罪感的目标,所以他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做实质性的让步,并不代表着他们双方就此谈崩。有些伎俩,比如对某些人的阳奉阴违,也是他这位成熟的表演艺术家,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做出的事情。

基于此,海宁先是强调了一下自己的原则:“马里兰不会拥有所谓的自治权,但原本的居民依旧可以自由的居住在这里。相关的法律虽然会被修改,但你们的贸易不会受到干扰。”

富兰克林一早就猜到,像海宁这样的东方领主,是不会轻易放弃名下土地的管理权的。

但从他的描述上来看,海宁似乎只是准备象征性地予以占有,具体的事物仍然会延续原来的传统。

能取得这样的进展,就已经足够让他倍感欣喜了。

而更让他欣喜的事情还在后面。

“我其实很佩服你们对马里兰的兄弟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不过我也向你保证,他们在我的统治之下,只会得到比英国时期更好的待遇。你也知道我在我的亚洲领地上,已经开始推广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丰厚的社会福利待遇。有见于您的朋友们很有可能想了解到更多我对于马里兰的安排,所以我在这里要专门向你强调一下,未来的马里兰也将会享受到同样的待遇。无论是失业救济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是阵亡抚恤、工伤赔偿、劳动时间限制、童工保护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会出现在这里。这些都是你们的大英帝国没有的东西,更是你们这群殖民地的二等公民们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听海宁说到这里,富兰克林的眼睛已经瞪出了眼眶子。他这位文豪的语言系统甚至都因此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整个人的话语你都开始变得语无伦次起来:“我倒是早就听说您在欧洲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法兰西和沙皇俄国因此而受益。原本我们还想着找人去欧洲打听一下具体的情况,看看我们这边能不能也模仿着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但我们是万万没有想到您竟然带着那些荣所未闻的改革措施漂洋过海来到了我们面前,这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要是……要是您不介意的话……”

“我介意……”海宁赶紧打断了他的话语,然后双手摆了个下压的手势,示意他要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而且这件事情也没有多少值得激动的地方,因为他刚才已经说的明白,“只有马里兰可以沐浴这样的光芒,宾夕法尼亚和特拉华在内的另外12个殖民地没有资格。所以你根本没有必要感到受宠若惊,因为我没有宠爱你们意思,除非我们达成另外的合作协议。不过我们才刚刚结束战争,而且如果你们想要和我们合作的画,国王恐怕是不会同意的,如果你们强行绕过国王,那就是对他的第二次背叛,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已经想清楚要这么做。”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拒绝,但实际上却是在怂恿,怂恿他们再一次绕开英国本土的政府,单独与环球集团缔约。

但确实如海宁所说的那样,这并不是一个殖民地该有的权利,况且英国派来的总督也不会同意。

所以富兰克林必须想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办法,既能够在名义上搪塞住本土贵族和殖民地的总督们,也能够将实实在在的利益揣进自己的兜里。

可那些总督们就生活在自己周围,甚至很多人都和他打过交道,这又让他如何能够绕得过那群人呢?

思来想去,富兰克林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他只能无奈的看一下海宁,希望对方能够站在他的立场上,替他这个新朋友考虑一下。

海宁微微一笑,然后以一个雇佣兵首领的身份给对方写了这样一张纸条:“雇佣兵既可以受雇于某国政府,也可以受雇于个人。”

富兰克林的眼睛当时就亮了起来。

环球集团只是一个商业组织,并不是一个帝国。所以他可以接受别人的雇佣,既可以是国家的也可以是个人的。甚至,它还可以乔装改扮,借用别的名义来达成合作。

虽然,军事合作是代价高昂的,而不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又并非雇佣兵的本职,但富兰克林等人早就看穿了海宁的本质,他为俄国和法兰西带去的变化,也早就超过了雇佣兵的固有局限。

而这些条款,原本也不见得非要加诸于一个国家身上才会显得有意义。

至于那些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政策,虽然因为得不到当地总督们的支持而必然无法顺理成章并且光明正大的落实下去,但殖民地的居民热爱他们的土地,更热爱他们的自由。所以只需要他们在自家的土地上,以任何能够找到的借口自由的组织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很方便地让海宁给他们折腾出类似的政策措施来。

所谓风能进雨能进,唯独国王不能进在自家地盘上,折腾出来的事情恐怕是没有人能够说三道四的。

虽然他们只是一群背井离乡的移民而已,但在欧美世界的个人看来,不希望有任何人干涉他们的自由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想法。这一想法当然包括与谁做买卖,包括购买他们的保险。这在当地是一个必须被尊重的习惯,除非违反了某国法律,但现在,国王也在贬值。

所以某些协议似乎是可以达成,某些政策也是可以运行起来的。

因此富兰克林立刻兴奋地向海宁介绍了自己的这些想法。这是他为另外十二块人民币而准备的应对策略。

海宁对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排斥。但在当地开展保险业务肯定得征得总督府的同意。如果是私底下进行交易和买卖的话,那很有可能会引起总督府的怀疑和打压。如果是缩在自己的窝里那自然是不怕被人打上门来的但如果是撒出去的话,就难保不会被人围而奸之,逐个击破。

海宁可没有那么多的业务员可以用这样的落单方式丢弃在战场上,所以他一反常态的表现出了一种审慎的态度。

最终,他只同意允许殖民地的孩子和工人,到他控制的马里兰学习和工作时候可以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这是基于之前一条的约定,也就是他所承诺的将会在马里兰推出的那些福利措施,但这也就意味着富兰克林的愿望几乎是完全落空了的。

这自然让后者百思不得其解。

听说海宁之所以能够在缅北发家,靠的就是一种合作制度。而如今他却拒绝了北美12块英属殖民地的大买卖,这未免太过让人匪夷所思。

难道说,资本家们在做大之后,就都会更加猖狂的想着拥有一片自家江山,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平易近人了吗?

成然,海宁确实有这样的想法,毕竟随着生意的逐渐扩张,实力的不断增长,环球集团在之后的合作当中也将会寻求更大的主导权。

然而,海宁之所以拒绝富兰克林却不光是因为这方面的私欲。

除了之前所说的业务员问题之外,他还有一招在大战略上的布局与富兰克林刚才的想法略有矛盾。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当中,英法第三次殖民地战争将会在不久之后打响,甚至如今他们所处的这个1752年,法国人那边就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已经顺利的收买了俄亥俄附近的印第安部落,英国人则准备就此作出回击。

另外,双方的大致方略恐怕也都已经想好了,现在只是需要积攒一下粮食和各种战备物资。

在相对低效的1752年,这样的准备工作完全可以折腾到1753年再结束。

所以现在,任何风平浪静的表象都是不可信任的,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尤其是刚刚开始的合作。

所以就算富兰克林磨破嘴皮子,海宁也不愿意冒那样的风险。

毕竟他是法国的盟友,一旦战争开打,他这头必然也会成为发起进攻的支点,甚至他还准备主动出击做些什么。那种局面之下,所有的英国合作伙伴都会成为敌人,所有现在信誓旦旦的合作,肯定都只能化为泡影,谁要是相信一堆泡影,谁的脑子就是肥皂泡堆砌出来的。

对于富兰克林来说,战争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海宁虽然没有明说这方面的顾虑,但他毕竟是个聪明异常的人,因此只花了两三分钟的时间就明白了其中猫腻。

甚至,海宁成功夺得马里兰之后,就已经有人——无论是本土还是殖民地这边——在担心,他会和路易斯安那的法国人东西夹击英属北美。所以猜到这方面的关联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不过在这种情况之下,富兰克林既然还来拜访海宁,那么就意味着他并非全无对策,尤其是英属殖民地的头头脑脑们已经了解到了海宁军队的战力,所以即便富兰克林没有对策,那些人也会找一个对策来给他凑数。因为他们也想能够借助这个机会来免除殖民地所遭受到的威胁。

虽然说,牵扯到法国这个第三方的利益之后,原本的合作就会变成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只要分析问题的角度得到,他们反而会得到一个解决困境的杠杆。

“我其实知道您在担心什么,但您其实不用顾虑的,我们是诚心诚意和您合作的。法国人是您最坚定的支持者,我们也不是叛徒。当您的两个好朋友打起架来的时候,您自然是会感觉为难的。但我们这群卑鄙而狡猾的英国人却恳求您,您只需要象征性地在东方牵制我们就可以了。为了换取您的宽容大度,我们可以出卖掉手中的一些利益。矿山也好,报社也罢,相对于家园的安全来说,那些原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他这样说,海宁的眼睛也像他一样亮了起来。虽然说,对方这个背离了国王意志的家伙,竟然又一次大言不惭的宣称他们不是叛徒,而且,还强调和他海宁这个认识没多久的人是忠诚可靠的朋友,但是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这些冠冕堂皇的虚伪话语其实根本不值一提,相信如今虽然谈不上饱经风霜,但也有着丰厚阅历的富兰克林,就是早已有所领悟,所以他说出这番话来,确实是脸不红心也不跳。

既然如此,海宁自然也没必要在这方面故作高尚。他索性将自己的视野也投放到美国东部这块美利坚的龙兴之地上来。

如今这帮英国佬所盘踞的阿拉巴契亚高地,有一块后世著名的同名煤田,而且此时肯定还没有进行大规模地开采。

如果他们愿意把相关的土地转交到他手中的话,那么法国人的利益其实也不算什么。

因此他立刻派人取来一张地图,并在上面标注了自己想要的土地。

除了煤田以外,几个能够用上的铜矿,铁矿和几处重要的海港也在他的菜单之上。

富兰克林知道他这是狮子大开口,但生意就是讨价还价,因此除了海宁的配合之外,他还提出了其他看似不痛不痒的请求。

比如改良他们英文报刊的印刷技术,改良他们的农业粮食作物,在畜牧业上给予指导,创办学校……暗中贩卖武器给他们去打法国人。

海宁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这些建议。

虽然听起来他付出了很多,但在股份合作制度之下,更要紧的是商谈融资的比例。

至于路易十五那边,他早就已经想好了说辞,并最终修书一封对此作出了诠释。

他告诉法王,英属北美已经和本土离心离德,他要做一份策反他们的长期规划。

在未来的20年里,这一规划将至关重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