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暗藏私心
皇宫。
养心殿。
朱标将目光从吴庸的身上收回,重新看向了朱元璋。
“父皇,郭恒一案,是否已经有了新的进展?”
朱标看着朱元璋,缓缓问道。
看到吴庸在这里,他就已经知道,一切应该就要结束了。
“嗯,已经可以结案了,这是案情详录。”
朱元璋点了点头,命庞玉海将手中的案情详录送到了朱标的手中。
朱标看着详录中记载的案情始末,确认跟胡非向自己禀报的没有出入,虽然他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可看着上面的记录,还是忍不住眉头紧锁,神情复杂。
“想不到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居然胆敢如此胆大包天,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冷冷的说道。
“没想到此案居然牵扯出这么多人,的确胆大包天,绝对不能姑息!”
“父皇也要注意龙体,切莫不要因为此事而大动肝火。”
朱标点了点头,随即一脸关切的看着朱元璋说道。
“出了这么多贪腐之人,朕怎能视而不见,如何能心平气和。”
朱元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正因如此,父皇更应该保重龙体要紧。”
朱标拱着手,认真的说道。
“知道了。”
“吴庸,没什么事你先退下吧,涉案之人,通通斩首示众,株连九族!以儆效尤!”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转头看向了吴庸,沉声说道。
“微臣遵旨!”
吴庸一听,脸色微变,急忙答应了一声。
“父皇,儿臣有一事奏请。”
朱标皱了皱眉头,再次开口说道。
“何事?”
朱元璋疑惑的看向了朱标,沉声问道。
“父皇,郭恒一案虽然重大,但能如此顺利告破,多少有一些郭恒主动认罪的功劳,虽不能以功抵过,但其能在最后关头醒悟,畏罪自缢而亡,说明他已经知道错了。”
“所以,儿臣恳请父皇,免除郭家老小的死罪,免受牵连。”
朱标顿了一下,一脸认真的看着朱元璋说道。
“你这是在为逆臣求情?!”
朱元璋一听,立刻沉下了脸色,不满的问道。
“儿臣不敢,可是父皇,此案是郭恒一人之错,除郭恒夫人之情之外,与其他人无关,况且当初郭恒答应认下所有罪证之前,曾求胡非饶过其家人的性命,所以才亲笔写下了供认书。”
“还请父皇三思!”
朱标躬身一礼,恭敬地说道。
“什么?!胡非?!”
“他居然对郭恒许下了此等承诺?!谁给他的这个权力?!”
朱元璋一听,立刻不满的大声说道。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躬着身,不敢再多言。
他也没有想到,父皇知道此事之后居然如此愤怒。
“陛下,或许九安侯当时只是迫于形势才答应了郭恒,毕竟此案重大,能有一个突破口已属不易。”
“如果不是九安侯先发现了线索,此案也不会侦破的如此顺利,而且在微臣接管此案之后,九安侯行事果决,事必躬亲,否则微臣也不会这么快查清此案。”
“还望陛下不要怪罪九安侯。”
吴庸一看,迟疑了一下,急忙主动为胡非说起了好话。
听完吴庸的话,朱元璋犹豫了一下,脸上的愤怒也逐渐淡去,紧接着想起了还在逃的李彧和赵全德,然后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
“既然如此,就按刚才太子说的办吧,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郭家上下发配边疆即可!”
朱元璋一边摆着手,一边不耐烦的说道。
“多谢父皇!”
“陛下英明!”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和吴庸同时拱手说道。
虽然发配边疆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是总比立即处死要好。
随后,吴庸便告别了朱元璋父子,退出了大殿。
随着大殿中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之后,朱元璋招手示意朱标坐到了一旁。
“北平已经传回了消息,怀疑李彧与赵全德现已逃入北元境内,恐已投靠北元。”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看着朱标,缓缓说道。
“什么?”
“看样子,这是他们早就计划好的,一旦事情败露,一起逃往北元。”
朱标一听,不由得愣了一下,面色凝重的说道。
“即便他们逃到天涯海角,朕也要派人将他们缉拿归案!”
“朕打算派人前往北平,想办法找到他们,你觉得谁最合适?”
朱元璋看着朱标,缓缓问道。
“如果想要缉拿他们,势必要进入北元境内,那自然是韩江最为合适了,这些年他在检校之中一直负责对外情报的收集,自然对北元也比较熟悉。”
“如果派他去,应该能将那二人带回。”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忍不住心里一紧,急忙说道。
“可是如果李彧二人真的投奔了北元,势必将会有一场恶战,韩江的身手,跟胡非比起来,还是相差甚多,派他去,并不是最佳之选。”
朱元璋摇了摇头,若有所思的说道。
“父皇要派胡非去?!”
朱标一听,脸色大变,惊讶的问道。
“除了他,朕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
“父皇,不可!”
“先不说此行需要深入北境,您应该知道胡非与北元的仇怨,春秋堂早就想杀他为快,如果一旦进入北境,春秋堂一定会想办法杀了他!太危险了!”
朱标连忙摇着头,一脸担忧的说道。
“他的身手你应该知道,即便带不回李彧二人,自保不成问题,不要小看他。”
“况且,这是朕深思熟虑之后选定的人选。”
朱元璋顿了一下,缓缓的说道。
“父皇...”
“好了,朕已经决定了,此去北元,非他莫属。”
“更何况,他现在已是锦衣卫指挥使,也是时候出去历练一下了,这样以后才可以担当大任。”
“放心吧,他与棣儿一向交好,朕自然会传旨到北平,让棣儿派人协助。”
朱标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朱元璋直接打断。
“既然父皇已经决定,儿臣遵旨便是。”
看着父皇一脸坚持的样子,朱标只好放弃劝说,无奈的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
相府。
前院书房之中。
胡惟庸父子相对而坐。
“事情到此为止了吗?是否做到了万无一失?”
胡惟庸低头喝一口茶,迟疑着问道。
就在刚刚,胡非已经将郭恒一案的所有细节告诉了胡惟庸,包括自己让吴庸停止调查的事。
胡惟庸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真相。
“放心吧,不会有事,这件事太子也知道,吴庸是个聪明人,既然事已至此,往后他绝不会再提,否则欺君罔上的罪名,他担不起。”
胡非点了点头,胸有成竹的说道。
“那就好,否则一旦此事败露,陛下绝不会轻饶你。”
“不过你的决定是对的,老夫站在你这一边,只是没有想到,此案的背后居然牵扯了那么多人。”
胡惟庸松了口气,摇着头,有些感慨的说道。
“放心吧,那些逃过此劫的人,我已经列了一份名单交给了太子,早晚他们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只不过一时苟活而已。”
胡非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听了胡非的话,胡惟庸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儿子一眼。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牵涉此案的各州府布政司,确切的应该说有十二个,但是胡非告诉吴庸和太子的却只有六个,名单上也只有六个。
剩下的那六个,胡非没有告诉任何人,早就列入了他自己的计划之中。
正在这时,脚步声传来,春蝶缓缓出现在了书房门口。
“少爷,肖琦来了。”
春蝶拱手一礼,恭敬地说道。
听到春蝶的话,胡非和胡惟庸愣了一下,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