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朱老板的长远计划
“一大早都在吵什么啊?说出来让朕听听。”
这时候朱元章走上了大殿,下面的文武百官立刻闭嘴。
众人行礼之后,朱元章直接对都察院右都御史陈宁问道:“陈爱卿,刚才你们都察院吆喝的声音最大,能跟朕说说都在吆喝什么吗?”
“回禀皇上!翰林院学士李霖蛊惑圣上,其心可诛!”陈宁直接开口说道。
“嚯嚯!好大的罪过啊!有什么证据没有?你身为都察院右都御史,不能空口无凭的胡说啊!”朱元章笑着问道。
“回圣上的话,李霖蛊惑圣上派遣巢湖水师下南洋收集高产稻种,实际上这是为了削弱大明的国力!让大明失去了北伐的最佳时机!”右都御史陈宁非常激动的说道。
“收集高产稻种可以改善民生,这和北伐一样重要,这有什么过错?”朱元章又笑着问道。
“皇上!据微臣所知,此次汤帅带回来的稻种仅仅是不到一千株的稻子啊!上万人寻找回来这些稻子有何用?恐怕加起来还不够蒸一锅米饭吧”
右都御史觉得此次自己弹劾李霖绝对没毛病,即便皇上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杀了李霖,将来也肯定不会再宠信李霖这个奸佞小人了!
“朕让汤和率领水师大军下南洋之前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而且汤和带回来的高产稻种比朕想象中的要多了不少,朕很满意,因为这不到一锅的稻米可以一化百,百化万!无穷无尽!今后大明百姓的口粮都在这一锅稻米之中!”
朱元章又不是傻子,如果仅仅是为了运粮食,他根本不可能出这么多人力物力!
朱元章看重的是粮食产量的提高!是长远的民生大计!
然而陈宁却觉得这就是李霖的一场骗局,目的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已!
“皇上!现在百姓们种植的占城稻已经是最好的粮种了,丰年可高产一百五十斤!普通年月也差不多有一百斤以上的产量!只要不是灾害之年,足以顾得上温饱,为何还要浪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去寻找新的稻种?难不成这新的稻种能将产量翻倍?微臣觉得这就是李霖巧立名目,想要从中谋取利益!”陈宁非常笃定的说道。
“陈大人!我怎么觉得你这话里有话啊?此事是由皇上派遣,有本官一手操办,与李霖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你这该不会是含沙射影的指责我吧?”
汤和原本不想掺和这件事情,可是陈宁的话里话外都让他听的不是很舒服,如果真的有人要从中谋取利益,最大受益之人就是他啊!所以他此刻不得不站出来了!
陈宁听到这话尴尬的笑了笑,马上解释道:“汤帅您误会了!下官只不过是推断而已,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
“哼,你是否含沙射影我不管,不过我一分钱也没有贪!不相信的随便去查!”
汤和虽然不是特别骄横之人,但是有人惹到了他,他也不会当一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这时候朱元章立刻说道:“汤帅劳苦功高,朕信得过!汤帅去年都没有在家里过年,这下南洋有不是什么好差事,谁若是再乱嚼舌根,朕就不客气了!”
朱元章还是非常维护汤和的,第一他和汤和本身就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第二他现在还用得汤和,即便对方真的贪一些银子,他也根本不会在意!
况且右都御史从头到尾都没有拿出一点儿证据,若是人人如此,整个朝堂都要被小人诬陷的没有忠臣了!
陈宁一看皇上脸色不对,就立刻闭嘴不敢在说话,可是他心里依然不甘心,还想着找机会弹劾李霖,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
一旁的左都御史涂节原本还想帮着陈宁说话,可是现在看到皇上的脸色不对劲儿,也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
其他人这个时候也不敢掺和进去了,因为再说下去的话,得罪的不仅仅是李霖,更是汤和还有皇上啊!
看到满朝文武都安静下来,朱元章板着脸说道:“李霖是忠是奸,朕心里自有决断,尔等可以要弹劾其他官员的时候,务必提前准备好证据!若是空口无凭,全部以诬陷之罪论处!”
之前朱元章给了都察院很大的权利,让他们可以随意的监察百官,但是现在他觉得这些人真的是越来越胆大了,没有一点儿真凭实据就敢胡乱弹劾,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整个朝堂就乱套了!所以此刻必须打压一番!
左都御史涂节和右都御史陈宁都很无语,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立下一功,没想到最后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时候朱元章转移了话题,不再讨论李霖的事情,而是对李善长问道:“左相,朕让你们调查苏州的事情调查的怎么样了?”
“回禀皇上,苏州登记在册的人口有一百八十五万左右,流民和陆续回迁之人将近二十万。”李善长回答道。
“苏州真是好地方啊!到现在还有人回迁!对了,扬州人口多少?”朱元章又问道。
“回禀皇上,因为您对扬州的赋税要求最宽松,所以现在的扬州差不多有五万人回迁,今年年底有望达到十万之众!”
中书省因为扬州人口的问题也很头疼,因为扬州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常年战火,即便到了现在,也很少有人再回到这里居住。
这段时间户部官员为了冲业绩,把周边的流民和一些贫苦的百姓都赶往了扬州居住,要不然的话,扬州人口估计还是之前的一万多人!
朱元章闻言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开国之初,朕到扬州之时,整个扬州城只有一十八户,现如今总算有了些起色啊!”
实际上朱元章心里也清楚,李善长上报的人数是虚的,那些被强行驱赶到扬州的流民根本不会一心一意的建设扬州,想要真正的把扬州建设起来,没有十年八年恐怕是不行的!
“皇上,微臣觉得可以将苏州的百姓迁往扬州,只不过这可能引起民怨,难以施行下去。”胡惟庸这时候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胡参知的提议不错,李霖也跟朕提过此事,杨尚书。”
“臣在!”
“李霖跟你讲过迁徙苏州百姓的具体事宜没有?”
这时候朱元章又询问了户部尚书杨思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