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贵客
百里坊内,百里兰很快就将卫弘要的二十盒绿豆糕准备好。
糕点盒子上,有百里兰用飞白书抄写的诗句,卫弘在一侧补了一句:长乐街七百一十五号。
这是百里坊的地址。
野槐巷老宅是野槐巷甲字宅,正门对着巷口的野槐树。但后院临街的百里坊,正门对的是人流颇多的长乐街。
两者是一座宅院的前后两门,可感觉上却隔着好几条街道。
写好地址之后,卫弘对鹿戎吩咐,让他将这些盒装绿豆糕送给北宫的一些好友同僚,如杨汰、张表、杨戏等人。
“白送?”
百里兰并非是不舍得这些糕点,即便卫弘将它当作人情往来的礼物送给他人,她也不在意,可就不理解,这种做法和招来百里坊的大顾客有什么关系。
“等着吧,这叫精准营销。”
百里兰虽是不理解精准营销是何意,但她却不会质疑卫弘的想法,于是点了点头就安排鹿戎做这件事。
不多时,就见鹿玲儿跑来,神色有些慌张地对卫弘说道:“我娘说,有客人来了。”
“客人?”
卫弘并未注意到鹿玲儿的神色,不过却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个时候谁还会来拜访自己,难道是闲的发慌的黄乔。
折身返回老宅正厅的卫弘,并未见到鹿氏一家在此招待客人,但他很快就知道缘由了,因为这绝对是他意想不到会登门拜访的贵客。
卫弘挠挠头,作揖拜道:“下吏卫弘,见过杨太守。”
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弘农太守杨仪。他站在厅堂内,背手而立,神情中有一丝落寞之意。
见到卫弘来了,轻微点了点头,便让身后跟随的一名家仆,递给卫弘一封竹简。
卫弘打开竹简一看,是有关于朱提郡鹿氏里安置文书,鹿氏里就是鹿安一家的族群所在地,原先是犍为郡武阳城治下,去岁就被李严以赋税不足,责令举族迁徙到了朱提郡境内。
文书上说的是,迁徙后的朱提郡鹿氏里,有朝廷租借耕牛农具,前不久补上春耕,还减免了一年赋税等等里闾之事。
这对卫弘来说,是一份心里慰籍,他当时也为李严侵占民田一事,四处奔走却无疾而终,心中不免愤愤不平。
这份文书,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却让卫弘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这对寄居在野槐巷老宅的鹿氏五口来说,也算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吧。
他们的亲族在朱提郡重新开辟了土地,延续了宗祀,或许等到来年,他们还能去看一看远方的亲人。
卫弘收起文书,对杨仪抱拳道:“下吏代鹿氏五口,谢过杨太守。”
杨仪却摇了摇头,对卫弘说道:“此事有赖于你提醒,多日前我已私信于丞相,将此事缘由尽数告知,自请免职,丞相手信昨日送来,言及我不必就此事苛求自己。”
卫弘点了点头,他倒是没怀疑杨仪这番话的真假,因为杨仪根本就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对他说谎。
相反,杨仪能这么做是一个无比明智的选择。
对诸葛丞相言明此事,不仅会消释与李严权柄授受的嫌疑,而且还能更近一步得到诸葛丞相的信任。
因为诸葛丞相和他对待此事的做法是一样的,都是选择息事宁人,不追究李严的过失。
诸葛丞相肯定是顾全大局,但杨仪有没有私心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恐怕就是有私心,经历了这么一遭后,杨仪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被诸葛丞相怀疑什么。
所以,对待杨仪坦白这件事,卫弘并未多说什么,只当这位杨太守是良心发现了。
杨仪见卫弘久不回话,眉头稍稍一皱,加重语气问道:“你就不好奇我为何对你谈及此事吗?”
卫弘摇了摇头道:“不好奇,好奇害死猫,尤其是牵扯到丞相和诸位太守之间的事情,我现在不过是区区两百石宫府吏,插进去不是自寻死路吗?”
“呵!”
杨仪冷笑了两声,没有相信卫弘的这套说辞,心想你若是这种人,怎么之前还会追着红花巷群盗桉不放手呢?
但杨仪没有再在此事上多作纠缠,而是看着卫弘直接说道:“既然觉得自己位卑权轻,那我就给你一个机会,来本官治下,领尚书台侍郎,如何?”
“尚书台侍郎?”
卫弘惊诧,一脸不相信的看着杨仪,他剑眉阔目,脸上看不出来一丝波动,显然对此事也极为认真。
相府较之于丞相,就相当于尚书台之于天子。
对于极重资历的尚书台来说,侍郎须经过尚书郎试用期考核,只有资历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授予侍郎,作为尚书的左官,处理一方政务。
直接录卫弘为尚书台侍郎,可见杨仪对卫弘的重视。
见到卫弘脸上的愕然之色,杨仪解释道:“你很不错,精通数科文道,连那些自视甚高的文坛清流都愿意放下架子,结交与你,我为朝廷取用良才,又有何不可呢?”
这个理由说的很冠冕堂皇,起码卫弘听起来是这样。
只不过经历了红花巷群盗桉一事,卫弘对其形象有了些固化偏见,所以才不至于闻言便拜谢。
出乎杨仪的意料,卫弘即便没怎么思虑,就回绝了此事:“多谢杨太守好意了,不过我这个人爱财如命,刚调入了冶金治所任军候,食禄比六百石,比尚书台的侍郎要高出不少,所以我也不打算跳槽了。”
尚书台侍郎确实是位高权重,不过俸禄却只是四百石,卫弘拿这个当借口,只能说在算法上说得过去。
杨仪大概听说过卫弘和张裔的关系,对此并不意外,于是问道:“冶金治所……何处的军候?”
卫弘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冶金治所驻临邛曲。”
“呵!”
杨仪意味深长地一笑,得知了这个结果后,他反而不在意卫弘之前的拒绝了。
杨仪并不是强求之人,见此时卫弘心意已定,自是不会再多说相劝,而是话锋一转:“多些历练也好,日后入尚书台也懂得惜福。”
言罢,杨仪便不再多言,带着随身家仆就起身离去。
倒是卫弘皱起眉头,目送着杨仪离去的背影,不知他方才说的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enxueya.cc。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enxueya.cc